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汕头市人民政府印发汕头市科学和技术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开展汕头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产业的产业链拓宽科研工作。如印刷包装业的原材料产业、服装加工业的原料产业,食品产业的原料和添加剂产业、日用化工的原辅料产业,电控设备制造的元配件产业等。充分利用本地市场的需求,延长产业链、构建产业生态系统。
  四、规划布局
  《汕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十一五”期间全市的发展作了比较详细的布局,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突出特色、遵循规律、需求拉动、政府推进、整合资源、优化组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按照“东西扩延、南北对称、中心带动、区域协调”的要求,以“一市两城三带四组团”和中心镇及技术创新专业镇的城市格局布局科技资源和科技力量。
  (一)强化中心城区北区的科技创新和科技综合服务功能
  提高北区的科技综合服务功能。加强北区科技创新制度环境、政策环境、资源环境、文化环境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金融、商务会展、法律服务、科技研发和检测、科技咨询、科技中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服务基础建设,使北区成为全市乃至粤东地区科技服务功能最强的区域。
  强化科技园区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载体作用。加速发展高新区、金平民营科技园、龙湖民营科技园、金平农业科技园和汕头软件园,使之成为我市科技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主要载体。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强化宏观调控手段,引导产业聚集方向,建立高效能的产业组织体系,构建产业生态系统,做大做强园区特色经济。充分利用国家火炬计划汕头光机电产业基地、国家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广东省火炬计划金平印刷包装特色产业基地的科技政策优势,发挥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的经济产出、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的人才聚集功能。
  北区的科技资源投入和科技服务能力建设,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印刷包装、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加工产业,兼顾环保、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
  要充分发挥汕头大学在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人才培训基地的作用,积极促进汕头大学与科技园区基地、企业的合作,提升汕头大学在区域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的核心地位。
  (二)加快中心区南区临港工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围绕石油化工、能源和港口运输等临港工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加快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加快石油化工、能源工程建设项目的科学决策支撑系统研究工作。做好临港工业区科技服务设施的建设工作。
  (三)加快“三条经济带”科技服务设施和能力建设
  东部经济带(沿海滨路东延、跨新津河口延至莱芜岛,通过南澳大桥连通南澳主岛):围绕城市景观带建设目标加强绿化树种的科学选育工作;围绕城市中央商务区和物流商务中心建设目标,规划与之配套的科技与信息服务设施。
  临港工业经济带(东起广澳港、沿深汕高速公路至潮南陇田):围绕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潮南工业经济带,高起点规划建设具有综合性的科技服务设施,兼顾临近镇对科技服务能力的需求。
  绿色经济带(从南滨路西延包括榕江南岸和牛田洋湿地西侧区域):围绕生态经济廊道建设目标,加强湿地生态环境的科学研究工作,推广生态渔业养殖模式;围绕生态旅游加强观光农业新品种的引进和自主研发;围绕生物制药和环保产业构建科技服务设施。加强与汕头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推动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四大城市组团的科技综合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澄海区、澄城镇的科技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以满足澄海区经济全面发展对科技支撑的需要。重点构建玩具、工艺毛衫等特色产业科技创新的服务平台。加强蔬菜、水果、花卉、狮头鹅等特色产业的科技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潮阳区棉城镇的科技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以满足潮阳区经济全面发展对科技支撑的需要。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潮南区峡山镇科技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以满足全区经济发展对科技支撑的需要。重点构建精细化工、文具用品等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南澳县海洋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生态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科技对特色产业发展的贡献率。
  (五)加强中心镇和技术创新专业镇科技服务能力建设
  配合关埠、谷饶、和平、两英、陈店、陇田、莲下、东里、隆都等中心镇的规划建设,实施《广东省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试点专项计划》,推行城镇建设技术,重点是城镇规划与设计、生态与环保设施、新型建材等应用技术;推行城镇管理技术,重点是信息技术在城镇人口管理、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包括城市规划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外来人口管理以及城市治安和交通管理等;推行社会公共服务技术,重点是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教育水平提升等技术。通过先进实用技术在城镇的集成应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及生产要素在城镇集聚,促进城镇健康发展,增强辐射力和集聚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我市中心镇的综合竞争力。
  加快技术创新专业镇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以镇村为单位的产业聚集在我市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专业镇。为加速推动专业镇由产业聚集向产业生态系统转化,打造产业链,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要加速建设专业化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平台,满足中心企业对科技创新、研发、科技服务的需求。
  五、保障措施
  (一)依法开展科技工作,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法治环境,构建良好的科技工作法制环境
  全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广东省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贯彻落实《汕头经济特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推动科技园区、科技投入等方面的法规出台,建立以制度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法治环境。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