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汕头市人民政府印发汕头市科学和技术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6)支撑和引领服务业发展。全面推动信息技术在服务业的应用。提高服务业的科学管理、技术装备和组织化水平,满足第一、第二产业以及服务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服务需要。
  3.支撑和引领城乡建设目标
  以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进城镇化为目标,运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开展辖区陆地和海洋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和保护规划,构建城市和农村、陆域和海域一体化发展的格局。高起点规划城市中心区综合服务功能,合理规划中心镇功能。大力推广绿色、环保、节能型新产品、新技术在城乡建设中的应用,把科学技术内化于城镇化进程。建设数字化城市,提高管理经营城市科技水平,运用高科技手段解决城市污染、城市交通、城市安全等现代城市病。
  4.支撑和引领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目标
  建设辖区陆域和海域生态资源环境要素和指标数据库。掌握陆地土壤微生物、植物演替规律;掌握海洋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演替规律。开展环境要素和质量的动态监测,研究和掌握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环境自净规律和环境容量。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工程技术防治城乡的空气环境、水环境、噪声、固体废弃物污染。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运用科学技术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以循环经济模式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科学技术体系建设目标
  科学技术由促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向支撑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变,是一种根本性和全局性的转变,对科学技术提出了全面、更高层次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城乡建设和生态系统保护的要求,政府和全社会必须投入更多资源构建符合发展要求的科学技术能力体系。
  (1)科技创新制度环境建设目标。建立适应科技创新活动特点、有利于科技创新开展和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制度和社会环境;建立充分发挥和聚集人力资本的必要组织制度和社会文化条件;营造宽松、自由、兼收并蓄、鼓励个性发展和创造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
  (2)科技投入目标。全社会科技投入显著增长,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多种金融形式并存、风险资本发达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市级财政科技投入保持高于全市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区县财政科技投入增长速度不低于同级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R&D/GDP)的1.8%;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年销售额的5%以上。
  (3)科技人才目标。扩大科技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和潜能;在区域内聚集一批汕头优势产业的国内知名专家和各类型科技创新人才,建立灵活、高效的人才使用与激励机制;在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建设一支服务于汕头产业发展的流动科技人才队伍;鼓励科技人才跨国、跨地区创新、创业,形成开放、竞争、流动、合作的人才发展新格局。到2010年,每万名就业人员中从事R&D活动人员25人。
  (4)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善的各类技术评估、技术服务、管理咨询、技术认证、专利代理、律师服务等科技服务体系。建好重点产业技术、人才、资金三大科技要素的对接平台;建成一批技术交易市场与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充分发挥以汕头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的生产力促进网作用,发挥汕头金科网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和网上公共实验与测试平台的作用。
  (5)研发能力和科技创新实力目标。保持科技成果和专利数量等指标在全省的先进行列地位。五年间取得科技成果400项以上,获上级政府科技进步奖45项以上。全市专利申请量年增长率10%,每万人获专利授权量保持在全省地级市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率达到80%。
  三、重点任务
  围绕“十一五”汕头市科技发展目标,重点进行六个层面的工作部署:一是创造以制度环境为核心的科技发展社会环境。加速构建对科技创新有激励促进作用的生产关系体系,加速调整上层建筑领域中不适应科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部分,加快文化转型、市场转型、社会转型步伐,为科技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形成科技与经济社会互相推动、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二是构建汕头市科技创新体系,为产业和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和保障,推动和促进产业分工、提高产业组织效能。三是加大力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经济带动作用。四是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传统产业的基础作用。五是培育和发展先进适用的新兴产业,推动由人口压力大市向人力资源大市的转变。六是根据中央政府和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布局,加强重大项目的前期科技研究,为加快特大项目、重大项目落户汕头做好前期基础工作。
  按照六个层面的工作部署,“十一五”期间安排十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创造以制度环境为核心的科技发展社会环境
  “十一五”时期,汕头市各级政府要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把创造科技创新环境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建立和完善以激励科技人员充分发挥创新潜能、企业充分释放创新能量、产业专业分工、产业组织效能高效发挥为目标的社会环境。充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配置资源,完善促进和推动科技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科技第一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运用法律手段、政策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手段和行政手段构建科技发展制度体系、制度运行机制和制度操作体系,创造支撑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文化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推动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的市场转型、社会转型进程。
  (二)构建汕头市科技创新体系
  以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为主线,以中小企业群体为科技发展服务对象,以解决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推动产业专业化分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培育能够支撑汕头繁荣富强的产业系统和大型企业集团为目标,架构汕头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以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园区和汕头大学为中心、科技专业镇为节点、三条经济带为支撑的,带动全市加快发展科技创新力量的空间布局。
  1.加快科技园区建设
  加快汕头高新区、汕头软件园、金平民科园、龙湖民科园、金平农科园和国家光机电产业基地、国家轻工机械装备产业基地建设。创新园区体制,建立由法律法规以及证券、税收、会计、公司治理结构、破产、研发等规范组成的制度体系,完善科技园区硬件设施建设。加强与汕头大学的科技合作,加强园区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把科技园区建设成为立足汕头、面向粤东地区的科技成果孵化与辐射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商务商贸基地和高素质人才基地。促进各园区根据比较优势和产业定位,发展特色产业和技术,形成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突出的主导产业和高技术名牌产品。推动科技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发挥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