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工商局,禹州市、长葛市、许昌县、鄢陵县、襄城县、魏都区政府,经济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
(二)做好企业品牌的评选工作。以许继集团、黄河集团、瑞贝卡、众品、传动轴、湖雪等大企业为主体,以单体企业为主体,引导企业打牢计量、标准、质量管理、市场诚信、自主创新、产品开发、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基础性工作,建立国家级专业技术委员会、国家级检测中心和省级检测中心,帮助和引导企业创1-2项国家级荣誉。市品牌兴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企业的财税贡献率等情况,按照《许昌市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评定办法》,开展品牌企业创建和评定工作。
主要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工商局,长葛市、许昌县政府。
(三)积极推进产业品牌建设。围绕我市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以二十个产业集群为基础,以电力电子、食品、汽车及零部件、纺织、装备制造、花卉、钧瓷、腐竹等产业为重点,引导相同产业内的企业之间相互联合,组建行业协会、商会,共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向集群发展。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帮助产业内的50%以上的企业进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认证和有机产品(绿色)认证,20%左右的企业争创名优品牌,龙头企业争创2-3个国家级产品质量荣誉,形成名优产品聚集效应。
主要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工商局、企业局、农业局,禹州市、长葛市、许昌县、鄢陵县、魏都区政府。
(四)加快区域品牌建设步伐。以长葛市大周镇、老城镇、石固镇,许昌县尚集镇、蒋李集镇、河街乡,禹州市神后镇及魏都民营科技园区等特色乡镇(园区)为主体,加快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步伐。特色乡镇(园区)要成立品牌兴镇(园区)领导组织,将品牌建设列入年度目标管理,制定区域品牌的创建措施,帮助区内80%以上的企业采用国内、国外和国际先进标准,50%以上的企业建立质量体系认证和计量认证,20%以上的企业争创质量管理先进企业,20%以上的产品争创名优产品,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级产品质量荣誉,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主要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工商局、企业局,禹州市、长葛市、许昌县、魏都区政府。
(五)全力打造服务业品牌。在商业、通信、交通、医疗、旅游景区、现代物流、邮政、餐饮等传统和现代服务行业,开展服务业品牌创建工作。依托移动公司、许昌市商业银行、许昌胖东来有限公司、星级酒店等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引导企业制定行业标准,培训管理人才,开展体系认证。全年培训质量管理人才100名,质量体系认证10家,制定行业标准3项。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培育对象,开展服务业品牌争创工作,每个县(市、区)力争创建成功1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