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1.7亿元,增长23.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43.3亿元,增长36.1%;第二产业投资395.1亿元,增长10.4%,其中工业投资386.7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投资713.3亿元,增长30.8%。三次产业投资比例调整为3.8∶34.3∶61.9。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全年引进市外投资619.8亿元,增长10.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3.8%。
(四)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全年完成城市建设投资357.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1%。围绕筹办第十一届全运会,一批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项目加快推进。奥体中心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中心主体已基本完成,大明湖综合整治扩建工程开工建设,腊山新客站片区完成规划。北园大街高架路竣工通车,济菏、济莱高速济南段竣工通车,胶济铁路客运专用线工程开工建设。房地产开发稳步增长。全年完成投资193.2亿元,增长20.7%,商品房新开工面积398.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28.4万平方米。
(五)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62.18亿美元,增长41.7%。其中出口34.35亿美元,增长40.8%。经济外向度达到18.5%,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6亿美元,增长39%。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拓展。全市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8.47亿美元,增长80%。承建的阿尔及利亚高速公路、印度贾苏古达电站、巴西电站等大项目进展顺利。境外投资增长势头较好,新设境外投资企业19家,在境外设立服务企业、网上购物营销公司、离岸公司等新兴投资方式相继涌现,境外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
(六)社会民生继续得到改善。社会就业进一步扩大,全年城镇安置就业再就业13.3万人次,其中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3545户4927人。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4.5万人,比去年初增加近1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0.1万人,增加17.5万人。卫生事业取得新发展,被列入国务院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89%,普通高考录取率达到76.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建设进展顺利,发祥巷片区拆迁完成,经一路两侧、馆驿街、振兴街等片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经济适用房完成17万平方米,提供经济适用房1000套以上;累计资助住房困难家庭7000户(次)以上,提供实物配租住房161套。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8005.1元,增长17.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0.1元,增长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