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06年底,全市7个辖市(区)的所有社区全面建成社区信息平台,做到每个社区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个平台、一套软件,最终实现市、辖市(区)、乡镇(街道)、社区的四级信息互联互通,并能以电子台帐报表满足各相关部门在社区的业务需求。计划分三个阶段实现上述目标。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1月至3月)。主要工作是收集整理各部门台帐需求,完善项目建议书;优化规划和设计方案;制作标书,招标确定平台研发单位;数据中心部署软件硬件设施,督促社区租用线路。
第二阶段:试运行阶段(4月至9月)。主要工作是软件安装实施,社区人员应用培训,各社区组织人员录入社区人员库和工作台帐。
第三阶段:正式运行阶段(10月至12月)。主要工作是完善社区基础数据,实现电子台帐与书面台帐的同步,市、辖市(区)、乡镇(街道)、社区四级信息互通。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科学定位,注重操作性。社区软件设计是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关键环节。因此在设计的时候,既要有超前意识,又要考虑实际情况,开发出符合群众意愿的服务网络。要紧紧围绕“服务”这个主题,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政务公开、网上办事为突破口,注重总体结构和设计栏目的科学合理。软件开发的总体把握应从社区的实际工作出发,按照以人为本、实用简便、结构合理的原则,提高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软件应包含市政府、辖市(区)政府、市政府各条线部门、乡镇(街道)、社区等五类视图,其中数据中心的数据将具有数据仓库、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功能,为建设市委市政府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技术保证。
(二)精心设计,注重实效性。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满足政府各部门查阅条线工作在社区的落实情况。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征求本部门相关处室的工作要求,精心设计本部门的台帐,提出各自需求。同时要注意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选用先进可靠的开发工具、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使之技术先进、功能科学,操作简便、实用性强。一是信息要体现方便查询、维护和存储;页面设计应庄重、大方、美观;标识、动态图片要反映常州特色;栏目名称应清晰、直观、时尚,各级栏目之间应层次分明。二是软件操作系统要符合社区干部的实际,力求操作简便。总的原则是既要能反映本部门在社区的主要工作情况,又要化繁为简,尽量减轻社区干部的工作量,真正为社区减负。
(三)加强培训,提高运用能力。社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前瞻性的工作,社区信息化需要一支既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等现代科技知识,又精通社区业务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各地要充分利用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的契机,遴选一批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大技能业务培训力度,加快社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更新,打造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社区从业者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