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的要求,继续围绕加快发展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特色种植业,强化与龙头企业配套的农产品基地建设,科学规划基地建设布局,突出抓好生猪、奶牛、肉羊、白鹅、肉驴、肉鸡(蛋鸡)、肉兔等畜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花生、南瓜、杂粮、蔬菜、花卉、食用菌等种植业基地,打造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
五、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抓好农村劳务输出工作
整合培训资源,在抓好科技培训的同时,要注意抓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和“致富技能工程”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我市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大力推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抓好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发展劳务经济,全年培训15万人次,输出农村劳动力18.5万人次。
六、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
认真贯彻《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关于印发阜新市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阜政办发〔2007〕12号)和《关于印发阜新市促进农村经纪人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阜政办发〔2007〕13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将促进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全市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新发展农村经纪人1000人,切实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的作用和农村经纪人对农产品流通的促进作用。
七、继续加大资金整合及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要坚持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三农”延伸,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切实将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把一些事业经费的投资增量用于农村;要积极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积极整合各项支农资金,保障重点项目的实施。金融部门要增加对“百万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建设的资金投放,确保在农村吸收的存款有相当比例用于农村信贷,切实保证重点增收致富项目和农产品基地建设的贷款需要。
八、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在开展“百万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活动中,要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开发运用各种节约型农业技术,重点推广一批增产效果明显的良种工程、节水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等实用技术。
在农产品基地建设方面,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逐步建立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