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条 《行政执法错案处理决定》应当载明下列主要内容:
(一)案由及案件来源;
(二)调查确认的事实和造成的危害后果;
(三)确认错案的理由和依据;
(四)认定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决定或建议;
(六)减轻危害后果的措施。
第二十条 需要对错案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的,按照干部管理方式和权限进行。
责任追究机关有权对错案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的,直接给予行政处分。
需要人事、监察部门或者其他有权机关给予行政处分的,由责任追究机关作出并发送《行政执法错案责任人员处理通知(建议)书》。收到该处理通知(建议)书的机关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决定,并将处理结果抄报责任追究机关。
第二十一条 错案责任人员对错案及其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行政执法错案处理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理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核。复核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复核决定,并抄报原处理机关。
第二十二条 错案责任人员对给予的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有关机关申诉。
第二十三条 行政执法错案自发生之日起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但对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应予以纠正。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行政执法机关拒不执行错案责任追究决定的,应当给予通报批评,并依法给予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处分。
第二十五条 错案责任人及其他人员妨碍责任追究机关履行职责的,由有关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妨碍公务或侵犯责任追究机关工作人员人身权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责任追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白山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