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领导:王鸿举、童小平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统计局
(五)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提高“五个水平”。农业产业化、农业技术装备、土地规模经营、农村基础条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水平显著提高。到2012年,农产品商品率和优质率分别达到62%和7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30%;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到2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五年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00万人以上,累计达到1000万人。
责任领导:马正其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农办、市农综办、市农机局
(六)振兴老工业基地要实现“三个做大做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企业集团和工业园区。汽车摩托车、天然气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材料、电子信息五大支柱产业工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引进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等战略投资者,新培育30个销售收入百亿元级的企业集团;北部新区工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力争形成3个工业产值1000亿元级、8个500亿元级的特色工业园区。五年全市工业投资9000亿元,到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万亿元,再造一个“重庆工业”。
责任领导:黄奇帆、童小平
责任单位:市经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信息产业局、市国资委、北部新区
(七)改善民生要办好“十件实事”。五年城镇新增就业120万人,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建2071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拆除改造主城区危旧房700万平方米、工矿成片棚户区270万平方米和违章建筑300万平方米,改善30万户居民居住条件;补助主城九区外31个区县每个区县2500万元,支持其市政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建设一批“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确保市民粮油、肉类、蔬菜市场供给;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5万公里,新建农村沼气池50万口;全部解决城乡饮水安全问题;减少农村建卡贫困人口60万人。
责任领导:黄奇帆、马正其、谢小军、谭栖伟、刘学普、凌月明
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市卫生局、市司法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交委、市扶贫办
(八)提高城市发展品质要建设全国“畅通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投资455亿元,建成轨道交通一号线、三号线及六号线一期工程,提前开工二、三、六号线延伸段,共165公里,实现通车里程116公里,形成贯穿主城九区的轨道交通骨干网,基本建成“五横六纵一环七联络”快速路网骨架,改善远郊区县公共交通条件。“山、水、城”交相辉映的城市风貌特色更加凸显,将主城区2737平方公里建成“国家园林城市”,五年新建城市绿地3923万平方米,2012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在都市区5473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森林城市”,201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
责任领导:童小平、凌月明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委、市园林局、市公安局
二、2008―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稳定发展优质粮油,突出发展生猪、蔬菜、柑橘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竹木、蚕桑、中药材、草食牲畜和花卉五个区域性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发展销售收入上100亿元的企业集团5个、上亿元的龙头企业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