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充实劳动保障测评体系,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化建设。
1.探索劳动保障诚信专项测评体系。结合劳动保障业务条线上的特点,不断充实劳动保障诚信测评指标。探索劳动保障诚信专项测评模式,实现对劳动保障业务条线诚信评价的归口管理,发挥各业务处室的职能作用。
2.进一步完善分类管理模式。按照市社会信用体系领导小组要求,继续完善对用人单位的分类管理模式,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分类管理方案,努力打造劳动保障诚信品牌。完善诚信单位示范引导作用,增加对用人单位的激励措施。对严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应给予相应的处罚,提出黄牌警告,并建立不良档案,适时予以公示。倡导用人单位主动向劳动保障部门申报诚信,努力形成用人单位的自主意识。
(三)加快劳动保障诚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诚信的基础工作。
1.加强书面审查工作。增强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的成果效应,在书面审查中对用人单位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根据书面审查结果,进一步完善用人单位基本信息数据库,充实用人单位信息档案。继续实施劳动保障书面审查ABC三类等级评定标准,完善调整评定标准。从书面审查中选出A类单位作为劳动保障诚信培育单位。
2.健全用人单位诚信档案。抓好书面审查ABC三类评定标准落实,继续优化完善用人单位诚信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诚信评价工作的引导和辐射作用,建立健全用人单位诚信档案。
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立足新起点、顺应新期待、全力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向政策更完善、制度更健全、管理更高效的重要一年。劳动保障诚信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各市(县)、区劳动保障部门要把此项工作作为新形势下展示劳动保障部门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载体,为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附件:《2008年劳动保障诚信工作实施方案》
二○○八年三月十三日
附件:
2008年劳动保障诚信工作实施方案
一、诚信申报阶段
2008年劳动保障诚信申报将采用自愿申报方式。诚信申报工作集中在2008年5月底前完成。
(一)书面审查中产生拟培育诚信单位。在2007年度劳动保障书面审查中,对被评定为A类的用人单位发放《劳动保障诚信培育单位告知书》和劳动保障诚信宣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