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烟尘控制区建设与管理(1分)。
(1)规范、整合烟尘控制区范围,完善烟尘控制区建设(0.4分)。
(2)建立和完善锅炉、茶浴炉档案和管理台帐,绘制烟尘控制区分布图和污染控制图(0.3分)。
(3)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重点抓好锅炉、茶浴炉的污染防治工作,推进清洁能源炉及清洁能源使用(0.3分)。
2.噪声达标区建设与管理(1分)。
(1)规范、整合噪声达标区范围,完善噪声达标区建设,建立和完善噪声源档案和管理台帐,绘制噪声达标区分布图和污染控制图(0.4分)。
(2)开展区域环境噪声的污染综合整治(0.3分)。
(3)新建1~2个安静小区(0.3分)。
3.加强生活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控制与管理(1分)。
查清地下和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加强一级保护区环境监察,取缔一级保护区排污口,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4.完成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1分)。
(1)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完成现状调查并及时上报,调查数据完整、准确、有效(0.4分)。
(2)完成调查报告编制和图件绘制工作(0.3分)。
(3)完成规划编制(0.3分)。
5.上级安排的其他有关区域污染控制与管理工作(1分)。
(三)加强工业污染管理(12分)
1.加强基础工作(1.0分)。
(1)按照“一企一档”原则,建立完善工业污染源动态管理档案体系,落实管理机构和人员(0.3分)。
(2)档案资料完整、规范、有效(0.4分)。
(3)根据排污申报、环境统计和监督监测结果,确定重点控制工业污染源,并实施分类管理(0.3分)。
2.工业污染治理(3分)。
(1)依据环境监察和监督监测结果,确定污染治理企业,落实污染治理计划,完成年度污染治理任务(1分)。
(2)依法责令严重污染环境企业限期治理或停产治理(1分)。
(3)重点工业污染源实现全面稳定达标排放(1分)。
3.排污许可制度(2分)。
组织完成排污许可证技术准备工作,重点完成排污审计和排污许可证监察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工业企业排污总量指标分配调研工作, 做好总量分配准备;启动排污许可证试点工作。
4.创建环境友好企业(1.0分)。
要积极引导企业踊跃参加创建活动,推选1~2家企业参加环境友好企业的创建。
5.加强危险废物控制与管理工作(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