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
(晋政办发〔2008〕18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油料是我省的主要经济作物,其中,胡麻、向日葵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和总产居全国前列。近年来,由于油料生产效益偏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种植面积持续下滑,单产徘徊不前,导致城乡居民生活必需的食用植物油产需缺口不断扩大。为了加快恢复发展油料生产,保障市场供给,根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的精神,现提出促进我省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如下:
一、发展油料生产的总体思路、重点、目标和任务
(一)总体思路:发展油料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保障供给为目的,进一步搞好优势区域布局,突出特色,扩大生产规模,优化品质结构,建设优质油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扶持油料龙头加工企业,促进产加销一体化,将我省油料产业化经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重点、目标和任务:在我省东、南部以复播高油大豆、油葵为发展重点,适当扩大油菜面积;在中、北部以胡麻、向日葵为发展重点,建设优质油料生产基地;其他地区也要因地制宜,搞好芝麻、花生、小麻、蓖麻等特色油料作物的生产。目标和任务:促进种植面积恢复性增长,提高单产,确保总产,改善品质。力争到2010年全省油料种植面积比2006年扩大9%左右,单产增加10%左右,总产量增长19%左右,含油率平均提高2%左右(不含大豆)。
二、发展油料生产的主要措施
(一)实行油料生产奖励政策。
建立对油料生产大县、大乡(镇)、大户的扶持政策,调动主产区发展油料生产的积极性。从2008年开始,省财政、农业部门将综合考虑油料生产情况,对油料种植在10万亩以上的县进行扶持。
(二)建设优质油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将建设优质油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列入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在晋南、晋东南建设高油大豆基地50万亩,油菜基地20万亩,油葵基地20万亩;在晋北建设优质胡麻基地80万亩;在中北部建设优质向日葵基地70万亩。各地要根据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集中连片,组织农民进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建设好中心示范区,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储备新优品种,展示高新技术,带动全省油料标准化生产。
(三)加强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