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构筑对外大开放的新格局。鼓励企业“走出去”,设立境外商务机构,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充分利用各类民间商会和外事、侨务等渠道,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集中力量办好中国(宁夏)国际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节和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每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发挥回族自治区的独特优势,构筑面向周边城市、面向全国和面向穆斯林世界大开放的新格局。积极吸引穆斯林国家在宁夏设立商务机构,争取承办中阿有关国际性会议及相关活动,把宁夏打造成中国向穆斯林国家开放的窗口和经济文化友好交流的平台。(由商务厅、招商局分别牵头落实,财政厅、经委、民委、外事办、伊协和各市、县区落实,办好“一节一会”,全年引进项目到位资金300亿元)
(二十一)有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要放宽条件,放手发展,在市场准入、金融支持、土地使用等方面大力倾斜,凡是国有资本可以进入的领域,都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要采取更加务实的政策,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费负担,设立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力争非公有制经济总量翻一番。(由经委牵头,有关部门配合落实)在全区广泛开展以“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创业活动,培育成千上万、走南闯北的小老板,激活宁夏经济发展的大市场。(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牵头,科技厅、工商局、人行银川中心支行、工商联和各市、县区落实,年内制定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
七、切实抓好科教兴宁,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二十二)奋力打造基础教育强区。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力度。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支持每个县建好一所标准化高中,每个乡(镇)建一所标准化初中和中心小学。推进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提高区属各类职业学院办学水平,建成自治区实训基地,支持每个市建好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每个县(市)建成一所职教中心。凡初、高中毕业不能升入普通高中或大学的学生,都要进入职业技术学院(校)培训,自治区财政对区本籍的学生给予一定补助。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建成100所标准化回民中小学,打造民族教育品牌学校。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加快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创建特色品牌专业,培养学科领军人才。力争宁夏大学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宁夏医学院实现“申博创大”目标。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提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和应用水平。抓好师资培训,努力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深入开展教育强县(市、区)、教育强乡(镇)创建活动,使我区基础教育的办学质量走在西部前列。(由教育厅牵头,财政厅、发展改革委、民委、信息产业办和各市、县区配合落实,全部化解义务教育债务,顺利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新建改扩建5普通高中,完成100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有3个县市、区实现教育强县目标,全区教育强县区达到11个)
(二十三)大力建设创新型宁夏。科技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认真实施科技发展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发挥政府投入的主导作用,确保科技创新投入的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完善和组建2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重点实验室、60个企业技术中心。保护知识产权,建立科技资源利用共享和成果转化平台,创建富有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力量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为我区产业竞争力的持续增强提供强有力支撑。(由科技厅牵头,经委、农牧厅、财政厅、科协、农科院和各市、县区配合落实,全年取得自治区级以上科技成果150项,组建2家-3家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孵企业新增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