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加快建设绿色屏障。高标准建设贺兰山东麓百万亩防护林、灌区百万亩特色经济林、沿黄百万亩湿地防护林、中部干旱带百万亩枣树经济林、毛乌素沙地百万亩防沙治沙林、六盘山百万亩水源涵养林等工程,构筑生态安全的绿色长城。继续严格实行封山禁牧等措施,加强天然植被恢复与保护,巩固扩大退耕还林还草和三北防护林建设成果,努力把我区建成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由林业局牵头,科技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农牧厅、环保局等部门配合落实,年内启动“六个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工程建设,新增特色经济林基地30万亩以上,争取启动实施“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项目)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进一步强化水生态综合整治,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由环保局牵头,建成全区国控和区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黄河国控断面自动监测站)规范并加快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由地矿局牵头负责,年内完成自治区政府贴息贷款或地勘基金项目7个、国家项目4个、自筹资金勘察项目8个)
(十八)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民生问题有效解决。支持有条件的农户修建蓄水池、集雨场和水窖,适度扩大补灌面积;(由水利厅牵头落实,年内完成生产性集雨场和水窑各2.5万个)引导农民大力发展避灾抗旱农业和生态畜牧业,建设国家旱作节水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设施高效农业50万亩。(由农牧厅牵头,有关市、县配合落实)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用4年左右时间,把不具备生存条件的20万贫困人口,有步骤地整村转移到近水、临路、靠城的地方发展。(由发展改革委牵头,财政厅、农牧厅、扶贫办等部门和有关市、县配合,年内搬迁7.7万人)新建包括太阳山基地在内的一批工业和服务业扶贫项目,建设国家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环球地震遗址公园和六盘山热电厂等。(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经委、商务厅和有关市、县配合落实)建设固原东部、海原兴仁、同心东部等一系列人饮工程,实施库井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固海扩灌等一批重点项目。(由水利厅牵头,年内开工建设5个人饮工程,解决3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抓好对口扶贫和整村推进,实施 “技能致富”、“少生快富”工程,确保每户常年稳定输出一名技能型劳动力。(由扶贫办、人口计生委分别牵头落实,各市、县区配合落实,年内完成第二批27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
六、切实推进改革开放,把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提高到新水平
(十九)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推进地方企业与中央企业的战略性合作。完成行政机关与所属企业的脱钩。(由国资委牵头,经委、财政等部门配合落实,力争年内完成医药集团、物资公司和尚未改制或改制不到位的国有中小企业的改制,以及行政机关与所属企业的改制和分离工作)巩固农村综合改革成果,稳步发展集体经济,探索农民土地承包使用权租赁、入股等做法,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由农牧厅牵头,财政厅等部门配合落实,年内全面完成乡镇债务化解,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水权转换改革,理顺水管体制,形成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价格机制。(由水利厅牵头,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农牧厅等部门配合落实,推进水权转换改革)深化财税管理改革,建立公共财政,力争在全国较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优化支出结构,增加民生开支。(由财政厅牵头落实)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行全员聘用和绩效工资制。(由编办、人事厅分别落实)支持中央驻宁金融单位的改革和发展,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来宁驻点开业。办好宁夏银行,组建宁夏黄河农村合作银行,完善全区担保体系。推广小额贷款公司经验,抓好村镇银行试点,解决中小企业和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探索农业生产设施等抵押担保的途径,开展主要农作物政策性保险试点。积极发展资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尽快上市,增强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能力。加强“信用宁夏”建设,强化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经常性的联系机制,搭建融资平台,筛选融资项目。(由金融办牵头,财政厅、人行银川中心支行、银监局、保监局、地税局和各市、县区配合落实,年内出台土地经营权和温棚设施抵押贷款的具体办法,把设施农业列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