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围绕全面提高我市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的目标,坚持改善“最脏、最累、农时最紧”的作业环境和关键生产环节的原则,坚持农机产、学、研、推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扩大对高效农业机械装备的购置补贴范围,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步伐。
(一)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围绕蔬菜、园艺、畜牧、水产等重点产业和主要生产品种,加大规模化、产业化农业生产的机械装备和技术的推广力度。主要发展以微耕、植保、喷滴灌等节能设施为重点的设施蔬菜生产、管理机械;以机械化修剪、移栽、采摘为重点的园艺生产机械;以高效增氧、投喂、清淤等为重点的高效水产养殖机械和以青饲料切割、饲料搅拌、自动化挤奶(奶牛)等为重点的畜禽养殖机械。全市每年推广设施农业机械、特色农业机械600台套以上。
(二)大力发展环保节约型农业机械。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快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投入品施用、节约能源的新型农机的示范推广步伐,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1、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水平。以建设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示范镇街为抓手,采取行政推动、经济补助等综合措施,加快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的普及。同时,大力推广食用菌基料产业化生产与集中供应技术,切实提高秸秆利用水平。
2、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在我市高淳、溧水、六合等丘陵地区,示范推广深松蓄水、免(少)耕播种、秸秆覆盖等旱作农业技术和微滴灌等节水装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同时,在沿江地区,示范推广稻麦两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
3、加快节能、资源利用型装备的试验示范。围绕发展节能减排农业的要求,大力推广节水、节药、节肥等农业投入品施用机械和装备。加快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广畜禽粪便处理及综合利用机械、水道清淤机械,以及沼气池清渣机械、沼气利用及发电设施等,切实提高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有效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
(三)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后处理与加工机械。引进推广技术含量高、经济性能好的农产品产后处理与加工机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重点是农产品采集、清洗、分级、抛光上蜡、包装设备,农产品保鲜、烘干等初加工设备,以及饲料加工机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