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和完善残联系统网络建设与服务,构建覆盖全州残联系统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在“十五”建设基础上,充分依托州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健全完善州级残联公众信息网和机关办公局域网,逐步建立全州残联系统业务骨干网,实现业务数据、政务信息的网上传输。
2、建立和完善基层残联信息化工作管理体系,利用残联系统内部信息资源,建立全州残联内部综合信息规范管理系统,实现残疾人事业信息资源共享。
3、整合残疾人事业数据库,建立和完善全州残联综合业务数据和信息管理系统。根据残疾人事业发展需要,规划残联系统业务数据库管理体系。统一标准,整合现有数据库,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省残联综合业务数据管理系统。
4、优化和完善残疾人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基层统计管理。建立基层统计台帐,继续推进数据统计电子化,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进一步推动残联系统公众信息网建设,制定建设指标和目录,促进政务公开,丰富信息内容,加大宣传力度,努力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服务。
6、制定多层次信息化知识普及教育和培训计划,逐步提高残联系统整体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的能力。
(九)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工作。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为残疾人康复、职业教育培训、劳动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就业培训、文化体育活动、信息交流、普法宣传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1、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州、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供政策优惠,
2、加快县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要进一步完善功能,充分发挥作用,为残疾人接受康复训练、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和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服务;尚未建成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的县要创造条件,尽力建成符合要求,规模适度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
(十)组织建设工作。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培养、造就思想好、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1、进一步完善基层残联组织网络。按照“求真务实,持续推进”的方针,做到机构健全规范、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完善,使基层残疾人组织普遍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
2、严格执行干部管理规定,建设“为公、勤政、团结、廉洁”的领导班子。
3、关心、重视残联领导班子和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做好残联领导班子成员、残疾人领导干部、年轻干部的选拔配备和教育培养工作,推动残联干部的学习培训、挂职锻炼、干部交流等,使残疾人工作者队伍适应事业发展要求。
4、加强残联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水平,造就一支学习强、思想强、业务强、政治强、工作强、作风强的“六强”高素质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