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通过视讯网络对重大决策开展深入广泛的调查咨询,推动基层体制建设和民主决策。
4.开展可视热线咨询服务。
依托农经网的农业专家系统,组织农业专家和信息服务技术人员提供合农时的声讯、可视咨询服务。
5.开展远程可视探亲、务工面试、法律维权等服务。
四、运行保障机制
(一)建立组织机构。
1.成立凉山州“信息化新农村”示范工程建设工作小组。由凉山州农工办牵头,负责我州“信息化新农村”示范工程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信息化新农村示范工程的建设工作由西昌市人民政府、德昌县人民政府、越西县人民政府、凉山州气象局、凉山州电信分公司负责具体承办;各相关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协办。
2.工作小组职责。
加强对我州“信息化新农村”示范工程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建立健全长效组织保障体系;以管理、组织、协调各相关成员单位间配合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及示范点建设工作;建立定期的培训机制和交流沟通制度。
3.对信息化新农村示范单位进行“信息化新农村示范乡镇(村)”的授牌,加大媒体及网络宣传力度,打造凉山信息化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利用涉农信息上网促进凉山涉农招商引资信息走出去、项目引进来,实实在在促进凉山农村经济发展。
(二)优惠资费。
凉山州电信分公司为信息化新农村示范用户提供如下收费模式并给予最大的优惠:
1.纯电视上网用户:凉山电信公司免费提供电视上网终端,示范户按月支付网络接入费及终端租用费,两年后终端归用户所有:机顶盒使用费50元/月(含终端租用费20元/月,网络接入费30元/月,凉山电信补贴终端费用400元)。
2.现有宽带用户使用电视上网业务:凉山电信公司免费提供电视上网终端,示范户按现有宽带上网资费标准按月支付宽带接入费,并在宽带接入费基础上叠加20元的电视上网终端租用费,两年后终端归用户所有。
3.自购终端使用电视上网业务:按30元/月收取网络接入费。
注:以上资费仅针对信息化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三)考核机制。
1.凉山州人民政府根据西昌市、德昌县、越西县的示范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及示范效果,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有关单位和人员予以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