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示范户400个(具体名单由当地政府确定)。
(三)具体实施项目。
1.实现可视信息终端及电视机顶盒上网;
2.利用96999平台实现涉农信息语音查询;
3.建立“凉山农经网”内容管理中心(CMS)平台;
4.完善示范乡镇宽带、电话等基础通信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宽带业务重点覆盖及电话全覆盖,解决示范点农户宽带上网及电话通信问题。
(四)示范工程建设进度。
1.2006年8月前完成“示范工程”方案论证;
2.2006年9月至10月形成正式方案并向州政府汇报,州政府审批后,通过政府发文,明确组织机构,正式启动示范工程建设;
3.2006年11月完成凉山本地信息服务平台(CMS)框架建设,12月完成对全州17县(市)及示范乡镇信息管理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4.2007年4月完成示范乡镇信息服务站建设;同时完成村通基站的建设,并开始安装、开通示范户致富通电话;
5.4月完成可视信息服务点建设;
6.4月底举行信息化新农村示范乡镇信息服务站开通仪式。
(五)信息化新农村示范工程完成后的效果。
1.提供服务“三农”的综合信息。
(1)“三农”政策、法规信息;
(2)农业科技、市场行情、产业指导、气象服务信息;
(3)外出务工信息;
(4)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信息;
(5)生活百科、休闲娱乐、便民信息;
(6)招商引资、合作发展信息;
(7)乡(村)政务网上公开、党员在线学习。
2.应急指挥联动。
通过布设在县市、乡、村、户的可视信息终端网点,可及时方便地实现对农村工作的下情上报和指令下达,及时了解和控制农村重大灾害、疫情及突发事件,方便各级领导远程“面对面”地实施指挥联动,保障农村社会稳定。
3.促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1)召开农村工作可视电话会议;
(2)建立各级领导可视电话接待制度;
(3)公示各类政务信息、宣传政策法规;
(4)成为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政务服务等优质资源向农村延伸的信息发布共享平台,方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及时获得全面的服务;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