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本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共3处,主要分布于吴兴区的埭溪镇和湖州开发区的杨家埠镇等丘陵地区。此外,我市大部分废弃矿山由于开采宕面扬程高,坡度较陡,岩体不稳定,公路、铁路等交通沿线切坡修路及山区农户切坡建房存在着安全隐患,在汛期可能会引起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东部平原地区由于地下水开采,引发地面沉降的发生,威胁到南浔、练市、菱湖等镇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三、重点防范期
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4月至10月中旬的梅汛期和台汛期。根据市有关部门的预测,今年4月至6月春雨、梅汛期雨量将多于去年,影响我市的台风可能也较往年多,强度大。由于降水持续时间长,土体软化、饱和,极易诱发以山区风化岩及松散坡积层土体滑坡、公路边坡、矿山宕面及废弃矿点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7月至10月中旬的台汛期降雨强度大、范围广,由暴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将会增多;一些矿山尾矿坝和废渣堆放点极易发生泥石流;人为切坡建房或修建公路后,遭遇灾害性天气时极易发生山体滑坡或岩体崩塌。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该方案的要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认真落实汛期险情巡查、值班、灾情速报等制度。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防灾责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防治原则,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完善市、县、乡(镇)、村四级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灾害防治网络,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落实监测人,并划定危险区、设立警示牌。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由市、县(区)国土局(分局)发放防灾明白卡,卡上须载明具体防范措施及紧急处置办法。
(二)加强宣传,强化防灾意识。要切实加大防灾知识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媒体、标语、网络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地质灾害的防治知识。要利用年初发放的培训资料、宣传画、年画等对地质灾害易发区所在乡镇、村有关人员及灾害点附近村民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防范意识,完善群测群防体系。
(三)健全制度,强化措施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地质灾害的预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值班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认真做好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汛期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明确责任,对重要地质灾害点开展巡查工作,落实包括监测、报警、疏散、应急抢险等预防措施,明确监测任务和人员。一旦出现灾情或险情,应视灾害程度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必须迅速、准确,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时间、规模、种类、伤亡人数、发展趋势、可能涉及的范围及经济损失等内容。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要组织人员赶赴现场,了解灾情,组织抢救,把受灾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