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通知

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通知
(达市府发〔2006〕67号 二○○六年十月二十四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川府发〔2006〕16号)精神,充分发挥气象工作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特别是防灾救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现就加快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是应对突发灾害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我市自然灾害频繁,是气象灾害多发易发地区,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暴雨、干旱、冰雹、霜冻、大风、雷电、大雾等气象灾害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特别是我市连续三年遭受的特大自然灾害,充分暴露了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气象预报预测水平和气象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二、加强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建设

  (一)加强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根据我市地域较宽、地形差异大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市城乡防灾减灾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应用系统、雷电监测、气象技术支持保障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建设一套先进的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二是在城市和天然气开发区、重点农牧区、重要生态保护区、主要交通干线、重点旅游景区及主要江河流域建设160个自动气象观测站(今明两年内建设80个),从根本上改变气象观测站点稀少、自动化程度低下的现状,提高局地突发灾害性天气和生态气候的监测能力。

  (二)完善防灾减灾信息共享平台。在初步建成的达州市自然灾害监测网的基础上,统筹建设涵盖大气、土壤、水文、地质灾害、森林火险、农业病虫害、空气质量、生态状况等信息的防灾减灾信息共享平台,提供广泛、高效的信息服务,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快速监测、预警、防御能力。

  (三)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水平。气象部门要坚持以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为核心,加强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技术的引进吸收和研究开发,提升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能力,努力推进预报预测从定性到定时、定点、定量的转变,全面提高预报预测水平。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