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加快建立农民科技培训体系。把农民培训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突出培训效果,既要对走出去的农民进行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也要对留下来的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特别是对返乡的初高中毕业生要进行半年到两三年不等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返乡务农懂得农业科技知识,外出务工又有一技之长,实现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重点抓好农广校、农村职业学校、星火学校等培训机构的建设,积极实施“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10万农民劳动技能提升计划”,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技知识普及的支持力度,提高他们对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能力。
(八)加快建设农业信息体系。以金昌兴农网、农村“家家e”信息工程、农口部门局域网等科技信息网络平台为依托,在全市建立覆盖农村基层的信息公共服务网络体系,为政府决策、市场开发、技术推广提供有效的服务。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工作,建立健全和完善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市场与科技服务、农业管理信息服务三大信息应用系统,加强信息资源的采集和管理,加快农村电视、电脑、电话“三电合一”的信息服务工作,整合、集成县(区)及乡镇农业、林业、水利、科技、供销等部门的技术服务力量,形成资源共享、提供公共科技服务、网络式结构、农科教结合的新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三、落实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各项任务
(九)大力促进生态农业发展。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充分利用光能、热能、风能和戈壁、沙滩资源,挖掘农业内部生产潜力,积极发展阳光农业、绿色农业和戈壁农业、沙产业,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加强节约用水,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用电,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再生资源的循环、永续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农田防护林、北部草原围栏保护、防风治沙等重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村镇绿化和生态小康村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改革耕作制度,发展节水作物,提高灌水利用率,重点示范推广地膜覆盖、膜下灌溉、少免耕垄作栽培、设施农业微滴灌等技术,进一步扩大高新节水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范围,努力开创节水农业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