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发展原则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五个统筹”,转变发展观念,坚持按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办事,既要加快发展,又要量力而行;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迎合和捕捉发展机遇,创造性地拓展工作。
二是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则。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和环境创新,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
三是坚持突出特色经济的原则。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依靠科技进步,面向市场,加快技术创新,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五是坚持强化服务职能的原则。牢固树立为市场主体服务的思想,进一步为市场机制正常运行和有效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特别要增强为镍基地建设服务的意识,积极支持金川集团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做大做强。
第三章 发展目标
“十一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发展保持两位数增长,实现2010年生产总值比2005年翻一番,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以上,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财政收入与生产总值基本保持同步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城市功能基本完善配套,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完善,就业岗位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总量调控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8%,“十一五”末,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生产总值达到23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8000元以上。
财政收入与生产总值基本保持同步增长。“十一五”末,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6亿元,年均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2亿元,年均增长1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6%。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结构调整目标:工业化进程加快,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农业 “一特两化”水平不断提高,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5.2:80.6:14.2,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74%。
--可持续发展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总人口控制在48.3万人;加强城市“三废”综合治理,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7%。
--社会发展目标:“十一五”末,全社会科技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例提高到1%以上,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巩固提高“普九”教育成果,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5%、93%、95%、90%和90%。
--人民生活目标:2010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75元,年均增加620元,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32元,年均增加290元,增长6.4%。
第三篇 国民经济
第一章 区域经济
围绕已经形成的以金永(金川-永昌)高等级公路为轴线,以金川、河西堡、永昌为节点的“一线三点”经济带格局,在金川,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和新材料及相关产业;在河西堡,重点发展化工、能源、建材、冶金和现代物流业;在永昌,重点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为突破口,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着力抓好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河西堡工业区、永昌工业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努力构建有色金属产业优势明显、无机化工产业逐步延伸、能源工业不断壮大、新材料产业快速兴起、农产品加工产业特色突出、配套产业竞相发展的工业格局。
依托“一线三点”经济带的辐射功能,带动清河、沿祁连山冷凉灌区、北部草原及其它周边区域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产业布局优化、城镇设置合理、经济质量提高、生态效益明显的发展格局。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努力把金昌建成承东启西、贯通南北,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集聚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的现代工业城市。
第二章 产业发展
第一节 工业经济
工业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继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资源优势,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壮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配套产业,大力培育新兴接续产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着力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构建大企业集团,发展产业集群,促使第二产业“由大变强”。到“十一五”末,全市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80亿元,利税达到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