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意见

  (四)改进饲养方式。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大人工授精、舍饲养殖、快速育肥技术培训,大力普及配合饲料、青贮氨化、疫病防治和畜产品加工、储运等实用技术。农业部门要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抓好县区技术骨干和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的培训,县区重点抓好乡村和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全市每年培训农民20万人次以上。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正大标准化养猪”模式,建立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示范场。加强技术规程和质量监控措施,推进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严格控制动物疫病和药物残留、环境污染,实现“种、养、加、沼”循环利用。狠抓典型示范,市、县、乡各级领导和农业部门都要认真抓好各自的示范点。全市重点抓好400个畜牧养殖示范村,300个三元杂交良种繁育点,5000个畜牧养殖大户,以此辐射带动畜牧产业健康发展。
  三、着力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畜牧龙头企业。各级政府都要把引进畜禽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组成专门班子,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多种招商形式,务求取得实效。要重视对现有畜禽加工、营销、冷藏、储运企业的扶持引导,对有发展潜力的给予积极扶持,促其尽快发展壮大。    (二)积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培育和发展各类畜牧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服务、自律、维权职能,实现分散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
  (三)扶持营销大户。鼓励发展畜禽产品经纪人队伍,鼓励农村能人从事畜禽产品贩运。农业、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加强引导和服务,帮助营销户把生意做得更加红火。对能够显著带动周围群众养殖的营销大户,县区政府要为他们撑腰壮胆、实行奖励,支持他们不断壮大实力,逐步成长为带动一方的产业龙头。
  四、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
  (一)加大财政和信贷资金投入。进一步增加财政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对畜牧业发展的投入,市县财政预算每年要稳中有增,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用于疫病防治、良种繁育、技术培训和考核奖励。市县区农业基本建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小水利建设资金、村镇改造、农村能源建设等都要向畜牧业产业倾斜,加大相关项目的扶持力度。农村信用社要发挥支持畜牧业发展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扩大贷款额度,每年用于畜牧业发展贷款不少于5000万元,并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不断增加。同时要广泛吸引和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向畜牧产业建设。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