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意见

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意见
(安政发〔2006〕13号 二○○六年六月一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十五”以来,我市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当家产业。但从总体上看,我市畜牧业生产总量小,良种普及率不高,服务体系不健全,龙头企业建设滞后,产业化经营水平低,整体效益尚未充分发挥。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对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农民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一定要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我市畜牧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畜牧业发展的目标和思路
  今后5年的目标是:猪、羊、禽饲养量每年增长10%以上,生猪出栏量每年提高15%以上,商品量每年提高20%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30%以上。重点抓好十县区100万头三元杂交商品猪建设,汉滨、旬阳、平利、紫阳、白河、岚皋六县区100万只山羊基地建设和十县区100万只禽类生产。
  实现上述目标,要按照“面向市场、政策激励、强村大户、典型带动”的方针,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开拓销售市场,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必须以专业大村和养殖大户为重点,改善品种结构,主攻生猪饲养,积极发展肉羊和禽蛋,促进优势特色畜产品向强村大户集中;必须推进饲草生产、良种繁育、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圈厕沼配套五大工程建设,切实转变饲养方式,全面提升我市畜牧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二、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
  (一)开发饲草饲料。狠抓人工种草和草场改良,切实落实草场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用足用好退耕还草政策,加快荒山草场建设,大力推广林下种草,积极推行农田种草,开发饲料专用玉米和苜蓿生产。抓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加大青贮、氨化、微贮技术推广力度,力争五年内全市农作物秸杆加工利用量达到60万吨。加快发展饲料工业,扶持兴办各类饲料企业,夯实畜牧业发展的饲料基础。
  (二)狠抓良种推广。一是市县区分别建立一个年提供3000头良种二元母畜的良种场;各县区按照区域分布建立10至20个每年繁殖5000头以上的良种三元杂交仔猪场。二是以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为手段,以供精站和输精点为网络,大力推广生猪三元杂交技术。市上建立供精、供种中心,各县区建立供精站,乡镇建立输精点,不断完善品种改良和推广网络。逐步建立良种补贴制度,鼓励农户饲养和普及良种,力争五年实现生猪养殖良种化。三是加强山羊品种的研究和改良,建立旬阳、平利、紫阳、岚皋良种繁育基地,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优良品种。同时加快肉(蛋)鸡、鸭品种的更新换代,发展优质禽肉和禽蛋生产。
  (三)强化疫病防治。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高度重视疫情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重点对“一疫、二瘟、五病”实行强制免疫,尤其要抓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建立免疫标识、免疫证明和免疫档案,依法实行动物及其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贮、运输、销售防疫许可制度,动物防疫的诊疗从业许可制度,兽药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动物疫情测报制度和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行兽医管理体系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和省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5〕37号)精神,建立健全动物防疫监督执法、疫病控制和乡镇畜牧兽医站、村级防疫网络,提高动物疫病的综合防控能力。要加强畜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全市乡镇产地检疫开检率要达到100%。要依法加强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的监管,坚决查处在畜禽饲养中使用违禁药品、滥用添加剂的行为,确保畜牧产业和产品的安全与质量。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