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36〕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围绕优势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发展和名优产品开发,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快全市工农业生产中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的引进、消化、创新,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突出抓好中药科技现代化行动、月河川道现代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和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三项重点科技工作,大力推进绞股蓝系列药物研发、黄姜综合利用及加工污染治理、三元杂交猪、雄蚕专养和优质粮油生产加工五项重点科技转化,努力实施中药材、富硒资源、矿产资源、茧丝绸等八大科技产业项目,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科技素质,为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技术保证。
  〔37〕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加大文化资源整合力度,开发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打造汉水文化品牌,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建成一批布局合理的公共文化设施,营造高效运转、城乡并进、事业发展、产业兴旺的文化环境。重点抓好市文化艺术中心、安康历史博物馆改扩建、影视演艺中心及县乡文化馆(站)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特色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汉剧、紫阳民歌等地方民间艺术,打造具有现代特征、高尚文明的汉水文化。加强文化人才培养,繁荣文化艺术创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展演活动。加强汉水文化宣传和推介力度,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品,强力扩张汉水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
  〔38〕加强卫生医疗、计划生育、体育和信息工作。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城乡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医疗救治能力和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强化计划免疫,努力控制重大传染病,积极防治人畜共患疾病和地方病。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设10县区县级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以及乡镇卫生院,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体系。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医药卫生的监督监管,努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高农村卫生保健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争取中省投资建设50个县乡计生服务站。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加大城乡健身场、馆建设,增加公共运动设施,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身体素质。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广播、电视、通信、互联网的覆盖率,以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为重点,加快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推动我市信息化发展。
  〔39〕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稳步增加劳务输出人数。发展劳动力市场,发挥自主择业、市场调节、政府促进三大作用,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与再就业。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优抚保障制度,抓好救灾救济工作,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广泛的农村社会保障网络。到2010年,力争实现全市各项社会保障应保尽保。支持妇女儿童事业,切实维护和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不断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实施背街小巷道路市政设施建设、便民桥、春蕾计划、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帮助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发展改革成果。
  〔40〕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村镇、单位以及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创建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建设和谐安康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发扬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力,认真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法制建设。加强政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和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机制,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努力化解矛盾,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加大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力度,为建设和谐安康创造优良的环境。
  五、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工作措施
  (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