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十一五”工业产业升级规划的通知


  2.大力提高企业技术开发和应用水平

  立足企业技术创新,提升工业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引导企业努力开发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化前景的核心技术,能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及配套技术,运用领域广泛和市场潜力大的先进适用技术,不断将最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坚持企业自主创新与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强化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吸收,实现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突破。鼓励企业购买国外专利、技术咨询等软技术。

  把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作为推进工业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手段,着力抓好。从企业实际出发,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发应用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和系统管理技术,促进制造过程网络化、虚拟化、精密化、柔性化、智能化、清洁化和集成化。将信息技术嵌入工业产品,提高产品的性能和附加值。

  3.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持续推进高强度的技术改造。每年组织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在政府政策资源上予以倾斜支持,用足用好进口设备免税、技术改造项目国产设备投资抵扣所得税等优惠政策。

  (1)不断优化技术改造投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率。真正实现技术改造模式从外延扩张为主向内涵提高为主转变。把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技术改造的技术源。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支持企业上符合市场准入条件、有利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好项目,坚决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

  (2)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吸引社会和民间资本更多地投入企业技术改造。加强技术改造投资政策与信贷政策的衔接,拓宽技术改造项目融资渠道,建立重点项目与资金联动的长效机制。

  (3)加强和改善技术改造管理。实施好技术改造投资项目的核准和备案制,严格重大投资项目的目标责任制。做好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储备工作和前期工作,切实做到规划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开发一批。

  (二)加快品牌创新

  把品牌作为高潜质的战略资源,把发展品牌作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要点。坚持品牌兴市,全力打造“品牌温州”,进一步实现从“数量经济”、“质量经济”向“品牌经济”的提升,在新世纪初更为激烈的综合经济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1.着力发展温州品牌

  全力打造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区域品牌。突出打造产品品牌,在更高层次上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加快从无牌生产、贴牌生产到有牌生产的转变,从少量品牌到大批品牌的提升,从自主品牌到知名品牌、国际品牌的跨越。壮大品牌经济的规模,提高品牌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发挥品牌效应。积极发展“浙江名牌产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围绕发展产业集群和“国字号”产业基地,注重培育区域性、行业性品牌。学习国际品牌的创立经验,力争在发展国际品牌上有突破。

  2.积极推行企业品牌战略

  引导企业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地做好创建品牌、发展品牌的工作。品牌成长之路是企业素质领先之路。在技术进步、产品创新、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各个关键环节,苦练企业内功,为打造品牌夯实基础,使“温州制造”、“温州品牌”成为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代名词。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品牌资源,充分发挥示范、聚集和带动效应。推行品牌联合策略,以品牌为龙头,推动企业重组,壮大品牌经济,更大规模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和交流。

  3.形成“重品牌、创品牌、助品牌”的社会氛围

  制订实施品牌培育规划,积极为企业发展品牌做好指导服务工作。坚持实行激励政策,对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政府给予重奖。加大温州品牌的宣传力度,开展“温州制造”系列推介活动,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会展”,提高温州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大品牌保护力度,始终保持对制假售假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创造良好的品牌发展环境。

  (三)加快企业制度和管理创新

  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促进民营经济实现新飞跃,为推进工业产业升级提供企业制度保证和管理保障。

  1.构建企业制度创新优势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为目标,继续推动企业改革,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始终保持旺盛的企业活力和产业活力,巩固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坚持抓好国有和集体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深入开展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示范活动,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在充分尊重投资者意愿的前提下,引导民营企业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引导股份合作制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引导上规模的民营企业实行股权结构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更好地利用外来人才和投资者加快企业发展。设立民营中小企业体制改进示范项目,引导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通过推行股份制改造、聘用职业经理、设立外部董事等多种方式,优化企业经营机制。

  2.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切合企业实际的现代管理模式。引导民营企业加快从家长式、经验型管理向制度化、科学化管理转变,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提升。

  (1)以企业管理信息化为重点,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将管理信息化作为“企业一把手工程”,建立适应企业信息化需要的组织体制。着眼于提高快速响应市场能力和企业运营效率,大力提高信息资源和信息管理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水平。重点对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过程控制和营销环节进行信息化改造,实现管理流程再造,促使生产经营方式根本性变革。积极发展网上采购和网上营销;采用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电子商务方式,推进供应链管理。引导中小企业加强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重点地推进管理创新。

  (2)突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从制度创新着手,着力集聚并用好企业发展紧缺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制造工程专家和复合型人才;加大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力度,走出技术资本化、资本人格化的新路子。按照现代人本管理的要求,塑造先进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3)完善各项专业管理和基础管理。切实改变管理粗放现状,向管理要效益。坚持质量立市战略,突出抓好企业质量管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广泛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开展质量攻关和推动质量升级,塑造温州产品的高质量形象。重视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健全安全事故的防范机制,有效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和控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四)加快制造模式创新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推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制造模式,加快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增长方式。

  1.突出发展工业循环经济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力争在产品设计、原料选取、加工制造、包装运输、销售使用及废弃物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和人类危害最小,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