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教书育人环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加强校风、教学、学风和人文环境建设,认真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规范》和延安市校长“八要八忌”等要求,提高校长、师生的文明素质;注重开展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教育,降低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事故;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教育,使校园处处体现教育和熏陶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良好育人环境;继续搞好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坚持对师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遵纪守法、团结向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助友爱、和谐共处的人际关系。
(五)加强学校管理,严防重大事故发生。学校要严格门卫制度,认真做好外来人员登记和验证工作,坚持校园安全24小时巡逻,抓好校园报警点或警务室的建设,严防不法分子进入校园。校长每学期开学前一周要组织人力对教室、食堂、宿舍、厕所、走道及其它公共聚集场所和重要部位的安全情况进行一次排查,坚持对不同季节易发事故和各项安全制度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要落实专人负责学生集中上下楼梯的协调、疏导、指挥,及时对校园危险器具和楼道、楼梯堆积物进行清理,严防踩踏等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学校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工作,严格执行《
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饮业和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确保师生饮食安全卫生,预防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严格实行夜间巡查制度,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师生安全。加强对校长和教职工的管理,深化完善中小学“四制”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认真组织开展“让我们的校园充满爱”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和引导师生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及时化解校内矛盾纠纷,防止恶性事件和群体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