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大投入,提高科技防灾能力。各级财政要加大防灾减灾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提升防灾综合能力。要在主汛期前建好覆盖全市各乡镇的市-县-乡三级防汛远程会商系统。气象部门要加快714SD雷达建设,提高台风和短历时强降雨的预警预报能力。水利部门要加强小(二)型以上水库水雨情遥测建设和洪水预警预报调度软件开发。要进一步优化洪水调度方案,合理调度河网水库,科学错峰避峰,进一步实现洪水资源化,切实保证供水安全。海洋渔业、国土资源等部门都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各地要认真研究,充实防办力量,健全制度,加强防汛办能力建设。
七、未雨绸缪,完善防台抢险救助机制。各级各部门要立足于防大汛、防大灾,切实落实各项防汛措施,真正做到有备无患。要加强抢险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既要充分发挥军队抗洪抢险作用,又要发挥以基层民兵为主的抢险突击队和以行业专业人员为主的专业小分队作用。要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专业队伍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抢险救助体系建设,建立重大灾害风险基金,对农业保险进行风险补助。要加快各级防汛机动抢险队伍建设,实现抢险专业化,真正做到招之能战、战之能胜。
八、加强领导,切实落实防台防汛责任。防汛防台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有关部门要把全民防台风知识培训和防台防汛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首个防台风日的宣传和防台防汛工作。要坚持防台防汛行政首长责任制和部门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落实人员转移责任制、水库、堤塘防汛保安责任人和日常巡查责任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公布防汛责任人和工作职责,接受社会监督。要把防汛防台工作纳入干部考核,对于玩忽职守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要依法实施责任追究。
九、营造氛围,在全社会形成防台救灾知识宣传和普及的热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开展首个防台风日宣传活动,宣传部门要制订防台风宣传计划,在主要街道悬挂防台减灾宣传横幅,组织水利、防汛、海洋、国土、建设等部门在公园、广场设立防台风宣传点,开展防台风知识咨询活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要开展广泛深入的防台防汛知识宣传,并在7月10日将活动推向高潮,使防台风知识宣传覆盖机关、学校、部队,以及全部自然村、社区和企业。通过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防台风知识普及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