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终身学习、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能力增强,科学素质在全市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二)科普设施与宣传阵地建设目标
1、在市本级建成综合性、现代化、标志性的科技馆。
2、县、市、区建一个集阅览、培训、电教、展示、交流于一体,颇具规模的科普活动中心,在布局合理的前提下,有条件的 县、市、区要争取建科技馆。
3、乡、镇、街道建立一个科普活动室,建设一座标准科普画廊。积极鼓励有条件的街道建设电子科普显示屏。
4、80%以上的行政村建有一个科普活动站,一座能摆放标准展板的宣传栏,并有一位合格的科普宣传员负责科普工作。
90%以上的社区建有一个科普活动站,一座标准科普画廊,建有一支 15 人以上的科普志愿者队伍。积极鼓励社区建设电子科普显示屏。
5、30%以上的上规模企业建有一个 30 平米以上的科技人员活动场所,一座标准科普画廊,办有一份内部科普刊物。
6、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具有专业或产业特征的科普场馆,建设科普教育基地。充分整合并利用现有的科技、教育、文化等设施开展科普活动。
7、建立一个以大众传媒为主体,城市农村科普基础设施为网络的立体化的科普宣传体系。
(三)科普组织建设目标
1、健全完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其职能。
2、建立一支由科技工作者、科普专家和科普志愿者组成的专群结合、专兼结合、动态稳定的科普人才队伍。
3、建立和扶植一批非营利性的社会科普组织,以形成一个专业化、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大科普组织体系。
(四)科普经费投入增长目标
1、科普经费要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到“十一五”期末,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科普活动专项经费应分别达到人均0.8元、1.2元、1.6元以上。
2、建立一个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资助科普事业的多元科普投入机制。
三、工作重点
(一)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要结合我市现有科普资源,尽早组织研究制订《台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建立面向全市公众的科学素质监测、评价和研究体系,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台州市公众科学素质标准》,并在“十一五”计划初期实施启动计划,争取到“十一五”期末使计划实施工作和实施效果位居全省中上水平。要按照“国家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实施方针,通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重点宣传构建和谐社会所需的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健康生活、合理消费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实现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使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同时,使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媒体与公共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主要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科学素质的机会和途径明显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