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快供销社自身改革和发展,努力壮大供销社为农服务实力
(一)以提高为农服务功能和水平为重点,全面加强新型基层社建设。基层供销社是供销合作社的基础,是供销社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前沿。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合理调整基层社的建制、布局和规模。以新建为主,积极改造经营设施,改变基层社的面貌和形象,提升基层社的档次和水平。采取强社兼并弱社,大社托管小社等办法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建设一批基层大社、强社和中心社。基础差的基层社,可通过撤社留店,撤社建店,优先用于兴办村级综合服务社和连锁农家店。力争在3年内,基本完成全市基层供销社网络改造。
(二)以理顺产权关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社有企业改革。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其资产属各级供销社理事会所有。在改制中不能等同于国有企业,要坚决维护供销社社员集体利益,增强各级理事会对资产的控制力。要本着有利于供销社发展,有利于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增强为“三农”服务实力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社有企业改革。对尚未改制的企业,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予先谋划发展项目,采取“股、售、剥、破”等多种形式加快改革。对关系为农服务的业务和供销社生存发展的骨干企业,特别是农资、烟花爆竹、废旧物资等具有政策优势和行业比较优势的企业,要坚持供销社控股或参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各级供销社与所出资企业关系。
(三)以转变职能为重点,加大县级联合社改革力度。县级供销社在整个供销社事业中处于关键地位,担负着协调、指导、监管、服务等重要职责。供销合作社的作用发挥如何,关键在县联社。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变联合社职能,制定好企业发展规划,搞好系统资源配置和资本运营,负责社有资产监管,提升社有资产监管水平和社有资本运营质量。要抢救、保全社有资产,维护其完整性,确保保值增值。要拓宽用人思路,面向社会招聘农村中的致富能人、个体户和大中专毕业生充实供销社干部职工队伍,搞好员工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四)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为重点,全面实施开放办社。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放办社。放开入社资格,放开入社资本,放手使用人才。广泛吸纳系统外社会自然人投资入股供销企业,寻求在资本、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合作伙伴,吸引非社有资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企业竞争力。
(五)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全面实施项目兴社战略。要把项目兴社作为供销社发展的一项长期性战略,努力提升供销社的形象和实力。要精心筛选和包装一批招商项目,制定优惠的政策,向社会全方位推介。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带动,盘活存量资产,扩大增量资产,力争今年全市完成招商引资2.6亿元,并全力抓好全系统已确定的18个重点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