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消费者安全意识增强,绿色消费成为时尚,将对“菜篮子”商品绿色产业链起到重要的催生作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了消费观念,而消费者自觉要求购买安全绿色食品之时,正是培育绿色市场和促进绿色生产的重要之机。这也为转变“菜篮子”商品经营观念、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新型业态的形成,提升了“菜篮子”商品经营层次,将逐步改造和取代传统的农贸市场。现代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企业,是实现“菜篮子”放心工程的有效载体,现代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将逐步改变传统的农贸市场流通形式,为形成与现代港口城市相匹配的“菜篮子”商品流通新格局提供机遇。
(四)国际化竞争程度加剧,将促进“菜篮子”商品向标准化、包装化、品牌化发展。国际化的竞争,一方面带来了国外新的经营理念、经营方法和优新商品,并丰富了“菜篮子”商品市场;另一方面,有利于开展国际经贸合作,加速我市“菜篮子”商品调整结构和升级换代,发展深加工、精加工,积极融入国际市场竞争。
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菜篮子”商品长期稳定供给为目标,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加快实现由比较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保证卫生和安全转变,让城乡居民真正吃上“放心菜”、“放心肉”;逐步实现由阶段性供求平衡向建立长期稳定供给机制转变,让城乡居民长期吃上“放心菜”、“放心肉”。
二、目标任务
经过五年的努力,逐步实现“菜篮子”商品由数量保障型向数量质量并重型转变,由生产决定型向消费决定型转变,由初级市场向新型业态转变,由政府调控为主向市场配置为主、政府调控为辅转变,在基本实现“菜篮子”商品无公害化的基础上,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方向推进,为城乡居民提供品种丰富、数量充足、质量安全、购买便捷的“菜篮子”商品,充分体现台州现代化港口城市“菜篮子”商品的特色和发展水平。
(一)生产发展目标
根据我市人口增长、市场需求、生产潜力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从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目标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一步发展生产,促进“菜篮子”基地生产向现代化、企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菜篮子”产品的自给水平。
1、蔬菜基地。到2010年,全市建立可调控蔬菜基地3万亩(其中叶菜类基地1500亩),无公害示范基地1.5万亩,高山蔬菜5万亩。
2、生猪基地。到2010年,全市建立万头以上规模的养猪场(生猪合作社)8个,建立可调控的商品猪基地9万头。
3、禽蛋基地。到2010年,全市建立禽蛋基地250万羽,年提供禽蛋 4万吨;肉禽基地存栏800万羽,年提供优质家禽2500万羽。
4、水产基地。到2010年,全市海洋捕捞渔船保持7500 艘,产量86万吨;建成以青蟹、大黄鱼、对虾、贝类为主要产品的特色水产养殖基地11个,水产养殖产量3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