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预测
预计今年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有:王益区、印台区的市区两侧支毛沟道、高山体和陡崖,耀州区北部依山居住的村庄,一些居住集中的沟道,耀州区、印台区、王益区的煤矿开采区,210国道、208省道沿线。
(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预测
根据目前掌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稳定性、危险程度及危险性,威胁人数在50人以上的隐患点49个作为2007年市级防治方案点,对其中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提出了应急防治措施。
(三)地质灾害发生的时段预测
地质灾害发生和当地降水情况密切相关,根据今年降水形势预测,6-7月份易发生因暴雨引发的崩塌和滑坡,8-10月份易发生因连阴雨引发的崩塌、滑坡及地面塌陷,2-4月份、11-12月份易发生因冻土融化作用引发的小型崩塌和滑坡。预计2007年易发生地质灾害的时段为6-10月份。
四、2007年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重点防治点和重点防治期。
(一)重点防治城镇
王益区:红旗办、七一办、桃园办、青年路办、黄堡镇、王家河乡、王益乡。
印台区:三里洞办、城关办、玉华镇、金锁关镇、王石凹镇、红土镇、广阳镇、陈炉镇、印台乡、高楼河乡。
耀州区:永安路办事处、天宝路办事处、孙塬镇、柳林镇、庙湾镇、瑶曲镇。
宜君县:城关镇、哭泉乡、彭镇、太安镇。
(二)重点防治段
我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与渭河盆地的过渡地带,公路、铁路沿线因修路切坡造成的不稳定边坡较多,区县部分地段地质条件复杂,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地表扰动强烈,在暴雨、连阴雨诱发下,构造节理发育,岩石破碎或风化严重的局部地段有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及地面裂缝等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重点防治段。
公路重点防治段:西包线顺河-哭泉-偏桥段;铜黄高速路川口-半截沟段,焦寨-彭村工业园段;省道305线红土镇-北关段;烈柴路段。
铁路重点防治段:梅(梅家坪)七(七里镇)段;铜(铜川)王(王石凹))铁路史家河段。
各区县重点防治段:王益区与印台区重点防治段包括铝厂-史家河段;南沟-南公房-川口段;冯家河-柿树沟段;高楼河乡刘家堡村-三联村段。耀州区重点防治段包括:城区段;药王山段。宜君县重点防治段包括:县城-西河水库段、马场村段、寺坪-景家塬段;武家塬-安乐段;东塔-南古寨段。
矿区重点防治段包括:焦坪前河露天矿-玉华段;陈家山矿工业广场段;下石节矿工业广场段;东坡-鸭口段;金华山-王石凹段。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治点
威胁50人以上的危险性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49处列入市级重点防治方案。其中滑坡32处、崩塌10处、地面塌陷6处、地裂缝1条(附表2)。
(四)重点防治期
根据对今年我市地质灾害易发时段的分析预测,重点防治期为6-10月份。
五、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保障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市政府成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副市长陈俊任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井益田、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李永平任副组长,市国土资源、建设管理、建设规划、水务、交通、财政、民政、卫生、公安、教育、供销、商务、安监、食品药品监督、铁路、供电、电信、气象以及驻铜厂矿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吴西瑞副局长兼任。各成员单位要从大局出发,树立有备无患意识,服从统一指挥、统一调配,保证防灾抢险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见附件1)。一旦地质灾害发生,国土资源部门立即会同建设、水务、交通等部门尽快查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提出应急治理措施,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灾情。民政、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商务、公安部门应当及时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做好医疗救护、卫生防疫、药品供应、社会治安工作;气象部门应当做好气象服务保障工作;通信、交通部门要保证通信、道路畅通,确保救灾物资设备、药物、食品安全运送。
(二)突出预防重点,加强监测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