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技术基础标准以及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交通、水利、农机、电力、烟花爆竹、电信、旅游、特种设备、消防安全等有关行业与领域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
(四)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
大力推进“三级机构、四级网络”建设,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精干高效、保障有力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健全县级以上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完善交通、水利、农机、电力、建筑、邮政、电信、旅游、特种设备、消防安全等有专门的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的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加强对安监人员的培训教育,切实提高安监人员自身素质。健全各项制度,努力规范内部管理,为做好安全监管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法律约束、政策导向和行政监管等多种途径,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和手段,提高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水平。加强执法监督工作,依法建立健全行政许可、行政审核登记、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行政执法程序和制度,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
以乡、镇、社区(村、寨)和企业安全监管为重点,建立群防群治、上下贯通、层次分明的安全监管网络,提高安全监管的覆盖面。不断总结,不断探索,走出一条具有阿坝特色安全生产监管之路。
(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实现建设项目(工程)的本质安全。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器材生产企业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对安全产品、安全设备及设施等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制度,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人员执业资格制度。加快职业安全健康体系(05HS18000)认证进程。
(六)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
拓宽安全生产投入渠道,形成国家、省、州、县各级政府、企业及全社会多元化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落实和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各级政府要把安全生产专项经费纳入同级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加大公益和公共安全设施建设的投入。企业要按照《
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确保安全生产的投入。
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机制,完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实行浮动费率,严格工伤发生率和职业病危害程度考核,提高事故多发、职业危害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的缴纳标准。建立矿山、石油化工、建筑等高危行业风险抵押金和安全费用提取制度,加大企业对伤亡人员的赔偿力度,促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
(七)安全生产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