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无障碍设施建设要向残疾人家庭延伸。在新农村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的实际需求,采取有效措施,使无障碍设施建设逐步向乡镇、村延伸。乡镇政府机构、与农村残疾人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机构、城镇中心区主要道路和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在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要按照国家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建设和改造,确保农村残疾人在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尽快得到实惠,提高生活质量,为农村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在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和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中,要注重残疾人的特殊需求,采取措施保障农村残疾人信息交流无障碍。
六、丰富农村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形成扶残互助、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
(十九)重视并满足农村残疾人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将农村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纳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要为残疾人提供必要的无障碍设施和高质量的特别服务;县公共图书馆或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内,要有盲人图书室。文化、科技、卫生等部门在“三下乡”活动中,要对农村残疾人给予重点服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残疾人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将农村残疾人体育活动纳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根据农村残疾人文化生活需要,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兴办残疾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场所。
(二十)大力营造农村扶残助残和残疾人自强奋进的浓厚氛围。在开展和谐村镇、和谐村组、和谐家庭的创建活动中,要将扶残济困、互助友爱的内容纳入其中。各级电视台要开办手语节目,公共电视节目加配字幕,乡镇、村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报道农村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信息、农村扶残助残和残疾人的先进事迹,特别要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发现、培养、宣传、表彰扶残助残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自强不息、奋力进取、回报社会的优秀残疾人的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残疾人全面发展。要加强农村残疾人工作信息化建设,县残联要建立开通残联工作网站,充分利用网站功能大力宣传农村残疾人工作。
七、切实加强领导,动员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农村残疾人事业协调发展
(二十一)切实加强对农村残疾人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加强农村残疾人工作切实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加强领导;要真正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和落实加强农村残疾人工作的具体计划;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加大对残疾人事业发展财力、物力投入。各级政府残工委要加大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同步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将农村残疾人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要加强农村残疾人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强化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建立运转良好、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整体推进农村残疾人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