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指标22 │危险废物处置率 │
├─────┼────────────────────────────────────┤
│ 指标类别 │环境建设 │
├─────┼────────────────────────────────────┤
│ 指标解释 │该项指标包括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和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 │率指城市市区当年集中处置的本市产生的医疗废物量占当年城市市区医疗废物总量│
│ │的百分比;工业废物处置利用率是指城市地区当年处置利用的工业废物量占当年产│
│ │生总量的百分比,包括本市自行处置的工业危险废物和通过合法途径外运的处置量│
│ │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处置规划,每个地级市建设一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医疗废│
│ │物产生总量由城市卫生管理部门提供 │
├─────┼────────────────────────────────────┤
│ 指标要求 │100% │
├─────┼────────────────────────────────────┤
│ 考核范围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市区;工业废物处置利用率:全市 │
├─────┼────────────────────────────────────┤
│ 考核重点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且运行正常。现有遗留危险废物处│
│ │置已列入专项经费计划和时间进度,并开始实施。政府对危险废物管理文件,收集│
│ │、运输、监管、收费措施等 │
├─────┼────────────────────────────────────┤
│ 存在问题 │1、台州市集中危险固废处置中心尚未建成;2、医疗废物处置未达到100% │
├─────┼────────────────────────────────────┤
│ 责任单位 │*市环保局、市卫生局、市公安局 │
├─────┼────────────────────────────────────┤
│ 实现措施 │1、加快集中危险固废处置中心建设;2、加强医疗废物收集处置;3、推进清洁生 │
│ │产,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危险废物产生;4、强化管理,杜绝危险废物非法转移、 │
│ │倾倒 │
└─────┴────────────────────────────────────┘
┌─────┬────────────────────────────────────┐
│ 指标23 │环保目标责任制落实到位,环境指标已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定“创模”│
│ │规划并分解实施,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 │
├─────┼────────────────────────────────────┤
│ 指标类别 │环境管理 │
├─────┼────────────────────────────────────┤
│ 指标解释 │环保目标责任制落实到位,环境指标已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是指要在市委│
│ │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将环境指标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环保参与综合决策,│
│ │建立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评优创先活动要实行│
│ │环保一票否决。制定“创模”规划并分解实施,是指在创建工作初期,要组织制定│
│ │“创模”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以目标责任制方式分解落实,按期完成。实行环境│
│ │质量公告制度是指:地方人民政府通过媒体定期公布有关环境保护指标,发布城市│
│ │空气质量、城市噪声、饮用水水源水质、流域水质、近岸海域水质等环境信息,及│
│ │时发布污染事故信息 │
├─────┼────────────────────────────────────┤
│ 指标要求 │环保目标责任制落实到位,将环境指标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环保参与综合│
│ │决策,建立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制定创模规划│
│ │并分解实施;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 │
├─────┼────────────────────────────────────┤
│ 考核范围 │全市 │
├─────┼────────────────────────────────────┤
│ 存在问题 │1、“创模”规划未实施;2、环保参与综合决策机制未有效建立 │
├─────┼────────────────────────────────────┤
│ 责任单位 │*市府办、市委组织部、市环保局 │
├─────┼────────────────────────────────────┤
│ 实现措施 │1、加强环保目标责任制落实,实行综合整治与定量考核相结合;2、建立考核环保│
│ │一票否决制;3、落实创模规划和实施方案;4、通过多种媒体,定期发布环境质量│
│ │公报,及时发布污染事故信息;5、把“创模”工作实绩列为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的 │
│ │重要内容,保证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以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
└─────┴────────────────────────────────────┘
┌─────┬────────────────────────────────────┐
│ 指标24 │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和规划环评综合执行率达到国家要求 │
├─────┼────────────────────────────────────┤
│ 指标类别 │环境管理 │
├─────┼────────────────────────────────────┤
│ 指标解释 │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是指城市当年设立应进行环评的建设项目数占当年向环保部门│
│ │申报手续的建设项目总数的百分比。“三同时”执行率是指城市当年“三同时”实│
│ │际执行项目数占当年应执行“三同时”项目总数百分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
│ │是指城市实际进行环评开发建设规划数占应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建设规划总│
│ │数百分比 │
├─────┼────────────────────────────────────┤
│ 指标要求 │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100%,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9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 │执行率≥80% │
├─────┼────────────────────────────────────┤
│ 考核范围 │全市 │
├─────┼────────────────────────────────────┤
│ 考核重点 │政府关于强化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和规划环评管理的文件。通过工商、│
│ │银行、发改委等部门材料,确定应进行项目环评和规划环评的数量 │
├─────┼────────────────────────────────────┤
│ 存在问题 │1、我市规划环评执行率偏低;2、企业注重生产设施建设,忽视环保设施建设,“│
│ │三同时”执行率较低 │
├─────┼────────────────────────────────────┤
│ 责任单位 │*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经委、市工商局、市国土局 │
├─────┼────────────────────────────────────┤
│ 实现措施 │1、各部门通力合作,落实职责,共同把好项目审批关和验收关;2、加强建设项目│
│ │“三同时”管理,继续做好环评工作,对未做环评,达不到“三同时”要求的项目坚 │
│ │决不予上马,已开工的必须限期补办;3、加强环保执法,环境监察工作,使建设项目│
│ │环评及“三同时”执行落到实处;4、制定规划环评管理办法;5、对规定进行规划│
│ │环评的规划开展规划环评,未经评审的规划加入规划环评内容后评审,三年内已通过│
│ │评审且未做规划环评工作的,在“创模”期间予以补办 │
└─────┴────────────────────────────────────┘
┌─────┬────────────────────────────────────┐
│ 指标25 │按期完成总量控制计划,国家重点环保项目落实率≥80% │
├─────┼────────────────────────────────────┤
│ 指标类别 │环境管理 │
├─────┼────────────────────────────────────┤
│ 指标解释 │按期完成总量控制计划是指:1、城市政府已制定并在媒体上公告本行政区总量控 │
│ │制计划或实施方案;2、已将总量控制指标分配到重点排污单位,并在媒体上公告 │
│ │;3、已向有总量控制任务的单位颁发了排污许可证;4、每年公布一批超标超总量│
│ │排污的企业名单,省级环保部门公布的也可;5、已按时完成总量控制的阶段性目 │
│ │标。国家重点环保项目落实率是指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流域、区域、海域、危险│
│ │废物处理等环境保护规划(或计划)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计划中规定的并│
│ │隶属“创模”城市负责实施的各项国家重点环保项目执行情况 │
├─────┼────────────────────────────────────┤
│ 指标要求 │按期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达到国家和省级下达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
│ │标。国家重点环保项目落实率≥80% │
├─────┼────────────────────────────────────┤
│ 考核范围 │全市 │
├─────┼────────────────────────────────────┤
│ 存在问题 │总量控制计划落实措施没有到位,无国家重点环保项目,台州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为│
│ │省级重点环保项目,正在建设 │
├─────┼────────────────────────────────────┤
│ 责任单位 │*市环保局、市发改委 │
├─────┼────────────────────────────────────┤
│ 实现措施 │1、制定总量控制计划方案,进一步推行总量控制;2、核发排污许可证;3、加强 │
│ │环境执法,公布超标排污企业名单;4、加快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污水厂等环保项 │
│ │目建设 │
└─────┴────────────────────────────────────┘
┌─────┬────────────────────────────────────┐
│ 指标26 │环境保护机构建制,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
├─────┼────────────────────────────────────┤
│ 指标类别 │环境管理 │
├─────┼────────────────────────────────────┤
│ 指标解释 │环境保护机构独立建制是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独立建制,城市及所辖区域内│
│ │区(县)、县级市必须建立健全独立的环境保护行政机构,并落实了职能、编制和经│
│ │费。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落实到位是指:环境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能力建设满│
│ │足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 │
├─────┼────────────────────────────────────┤
│ 指标要求 │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落实到位,环境保护机构独立建制,环境监察、监测、宣教、信│
│ │息等能力建设满足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 │
├─────┼────────────────────────────────────┤
│ 考核范围 │全市 │
├─────┼────────────────────────────────────┤
│ 存在问题 │环境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能力建设投入不足,人员编制没有符合国家要求 │
├─────┼────────────────────────────────────┤
│ 责任单位 │*市编办、市环保局、市人事局 │
├─────┼────────────────────────────────────┤
│ 实现措施 │1、增加环境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人员编制,并落实到位;2、加强环境执法│
│ │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3、实施污染源动态管理,加强信息中 │
│ │心建设;4、加强环境分析与监测能力建设,加快自动监测站和应急监测车建设 │
└─────┴────────────────────────────────────┘
┌─────┬─────────────────────────────────────┐
│ 指标27 │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 │
├─────┼─────────────────────────────────────┤
│ 指标类别 │环境管理 │
├─────┼─────────────────────────────────────┤
│ 指标解释 │由国家环保总局考核组现场发表调查统计和国家统计局调查队调查获得。考核组现 │
│ │场问卷调查总人数不少于城区人口的千分之一,主要内容:1、是否知道××正在创 │
│ │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市委市政府是否对环境保护重视;3、你对××城市环境满│
│ │意吗。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以直接入户,由调查员在现场根据被访者的意愿填报 │
│ │形式调查,地级市调查600户 │
├─────┼─────────────────────────────────────┤
│ 指标要求 │≥85% │
├─────┼─────────────────────────────────────┤
│ 考核范围 │市区 │
├─────┼─────────────────────────────────────┤
│ 存在问题 │河道污染严重,城区时有化工恶臭,服务业(特别是“五小”行业)引起投诉不断 │
│ │,总体环境质量不高,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可能不高 │
├─────┼─────────────────────────────────────┤
│ 责任单位 │*市委宣传部、市统计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建设规划局、市环保局 │
├─────┼─────────────────────────────────────┤
│ 实现措施 │1、深入开展“811”环境整治,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工作;2、 │
│ │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对“五小”行业整治力度,减少油烟、噪声污染;3 │
│ │、加快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4、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5、加强饮用水源 │
│ │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