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明确普通高中的办学目标和任务,牢固树立“以质量为中心”的思想,毫不松懈、绝不动摇,狠抓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坚持、完善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提升办学质量。不断扩大高中优质资源以满足社会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要。
4、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十一五”期间,要切实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从根本上依靠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继续壮大师资队伍。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和招考制度,把好教师入口关。
--抓好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实施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五年内对全市中小学教师全部轮训一遍。进一步抓好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制定《遵义市2006--2010年中小学师德建设规划》,和《遵义市中小学师德建设评估方案》,修订《遵义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十不准”》;建立和实施师德师风年度考评制度、师德标兵评选表彰制度,建设中小学师德建设示范学校。
--加强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实施城镇学校教师支援农村学校的工作。
5、加强大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坚持把思想品德教育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健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网络,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校本课程。
--制定《遵义市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及《遵义市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督导评估方案》,推动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各部分、各环节的落实,提高水平,取得实效。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班主任工作。建立班主任培训上岗及岗上培训制度,评选和表彰优秀班主任,在评优、晋职等工作中对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贡献突出者实行优先政策。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6、切实实施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狠抓教育信息化建设及信息技术应用工作
--2006年内落实市县两级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开展工作;
--研制遵义教育信息化工作目标及实施计划,推动我市基础教育信息网、基础教育数据库(教育资源库)的建立及“校校通”的实现。
--制定远程教育发展五年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组织远程教育专项督导,推动我市远程教育切实开展和发展。
7、深化课程改革,狠抓校本教研,提高我市教研教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全面评估我市“课改”工作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推动“课改”深入进行,建立教学新理念、新机制、新方法为重点,制定和实施未来五年“课改”工作计划。
--以校本教研为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载体,紧扣新课程新教材在本校教学实施中的问题,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探索建构新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完善遵义市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建设全市中小学教育科研和教学业务服务指导中心。建立健全市、县、校三级教研网络,建设德才兼备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研员队伍;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切实发挥教研工作的先导作用和决策参谋作用。
8、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