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既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又要应对新出现的矛盾,紧密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制订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立足预防,努力遏制各类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进一步好转。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从衢州实际出发,以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减少人员伤亡,倡导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落实安全责任,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安全投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统筹实施安全隐患整治、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不断推进“平安衢州”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初步形成规范的
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建成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安全监控信息体系、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努力实现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零增长,与2005年相比,亿元生产总值(GDP)死亡率下降40%以上,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下降25%以上,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35%以上;与“十五”时期相比,“十一五”时期的重大事故下降20%;特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明显好转。
(三)重点行业领域目标
到2010年,重点行业、领域的目标(以2005年为基数)是:
非煤矿山:死亡人数下降30%以上。
危险化学品: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
建筑业:亿元产值死亡率控制在0.08以下。
特种设备:万台设备死亡事故率控制在0.8以下。
火灾:10万人口死亡率控制在0.28以下。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
水上交通:死亡(失踪)人数控制在省定控制指标以内。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与监督管理
进一步深化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民爆器材和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特种设备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格执行高危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工艺、设备、车船,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1.矿山。继续控制非煤矿山数量,通过联合、重组、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整合资源,整顿关闭违法生产的矿山,推动矿山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和规范化生产。在露天矿山全面推广应用中深孔爆破、分台阶开采技术。重点开展对地下矿山的整治,加强对冒顶、片帮、水害、爆破伤害、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灾害的防治。2007年底前关闭所有地下石煤矿和原煤矿山。
2.危险化学品。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协调机制,落实监管责任。重点对安全距离不足,或对城市公共安全构成威胁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采取“关停、治理、搬迁、转产、限产”等措施进行整治。落实化工科研试制和试生产安全管理制度,有效防范事故发生。完善化学工业园区规划,开展区域风险评价和安全规划,把握项目准入安全条件,严格程序,规范设计,提高化学工业园区的科学布局及区域安全水平。加强衢化片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重点对液氯、液氨、剧毒溶剂及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及运输过程实行严格监控,逐步建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及运输过程实时监控系统,实现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跨区域动态监控。强制推广使用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安全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