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综合服务本领。做好服务平台建设规划,编制2007-2010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力争四年内全市建成10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技术)平台。建立技术创新项目库,储备技改项目,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现有平台的服务作用,搞好企业产品的免费展示,拓展与中介机构的服务合作,提供创业辅导、技术咨询、信息传递、市场开拓和法律支持等一体化服务。成立中小企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浙江、福建等商会的联系,不断拓宽服务领域。
增强企业履责意识。通过实施诚信工程、开展评先评优、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等工作,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生产增加就业,诚信守法经营、节能降耗发展、安全环保生产,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体恤员工,培育企业文化,热衷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为构建和谐赣州做出新的贡献。
四、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外部发展环境
工作机构设置到位。成立或调整市、县两级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服务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健全县级非公有制经济职能机构,明确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综合、协调、监督、管理和服务职能,理顺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体制。
发展资金安排到位。基本建立市、县两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落实《赣州市财政发展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按财政收入增长比例逐年增加"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奖励办法,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奖励资金。设立创业种子基金。做好小额担保贷款的调度,重点支持小企业创业。
政务环境改善到位。组织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开展非公有制经济调查研究,发现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推广新做法、新经验。切实关心爱护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家,宽容、辩证地看待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主动落实优惠政策,认真做到“三个提高,一个创新”的服务要求。
协调配合落实到位。建立月报统计分析制度,及时发布非公有制经济的运行情况,切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的运行监测。建立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工作通报机制,实行每季综合通报主要工作的制度。
lar_193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