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创业平台建设,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今年确定100家信誉好、具备较强实力的中小企业,作为全市首批重点调度扶持的成长性中小企业,年内确保50家企业进入规模以上行列。建立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和部门领导挂点联系企业机制,全面落实部门培育责任。建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考核体系,加强进度监控考核,每季度调度,并公布培育情况。完善职能部门信息共享、资源共用的联动服务机制。
强化工业园区的管理和服务。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制定项目目录,指引园区发展项目目录内企业。鼓励园区集约发展,盘活土地存量,引导企业建多层厂房,提高用地效率。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开展劳动用工需求调查,利用中小企业网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开展人才培训,力争市、县两级年内为园区企业培训2万人(次)。组织园区申报“全省工业园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打捆贷款”,争取年内4个工业园区进入“打捆贷款”行列,努力解决园区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推进园区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开展“商务领航”活动,新建10个工业园区网站。组织参加全省工业园区香港招商引资洽谈会,引进资金、技术和项目。完善先进工业园区的考核体系,强化运行情况的分析,每月通报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加快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步伐。制定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力争全市18个县(市、区)都建有1个以上创业基地。着力规范建设3家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争取2家以上列入中央财政的资金支持,努力做好国家级特色创业基地的申报和培育。加强部门联动与协作,争取更多的部门优惠政策。
三、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提高融资服务能力。扩大信用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金规模,引导市、县两级担保机构走联合发展之路。完善政银保企四者协调联系制度,探索和建立中介评估--部门推荐--担保确定--银行配合的运作机制。建立融资需求调查和融资信息发布机制,完善担保机构运行情况季报制度,加强担保机构运行情况监测。积极推进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
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加强中小企业门户网站建设,科学设置中小企业网的信息栏目,设置互动平台,增加商务信息,市、县两级中小企业网站分别纳入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和1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的基本信息,逐步建立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信息数据库。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安排网络服务经费,落实网管人员编制,市、县两级共同举办机关干部职工和网管人员培训班,普及网络知识,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开展检查和监督,坚决关闭信息陈旧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