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实有人口管理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
(聊政办发〔2007〕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结合全市实际,现就加强实有人口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根据“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按照整合资源、系统管理、分级负责、以房管人的思路,理顺人口管理体制,整合人口管理资源,创新人口管理方式,提高人口管理能力,提升人口管理水平,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建成全市实有人口管理工作体系,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 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全市实有人口管理机制。各级政府要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公安、计生、财政、劳动、民政、司法、教育、房管、工商、地税、广电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实有人口管理办公室,负责辖区内的实有人口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及实有人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实有人口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全部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各级实有人口管理办公室要在2007年2月底前成立并开展工作。各级公安部门成立的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自然取消,其工作职责由新成立的实有人口管理办公室承担。
(二)加强基层实有人口管理队伍建设。城区要按照每个社区不少于3人的标准配齐实有人口专管人员,农村要以行政村为单位明确1至2名兼管人员。村(居)实有人口管理人员负责对辖区内的实有人口进行信息采集和帮教、监控、服务工作。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实有人口管理员,签订聘用合同,进行岗前培训,确保队伍的稳定性。实有人口管理人员经费要从计生管理经费、劳动管理经费、出租房屋管理费、代征税款手续费中解决,并逐步过渡为财政承担。实有人口管理人员由村(居)委会领导,警务室负责具体管理和工作指导,2007年底前建成以专管人员为骨干、以民警为主导的基层管理框架和运作方式。
(三)加快实有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一是全市所有城区派出所要于2007年底前完成实有人口信息软件的安装工作,并按照“区不漏楼、楼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原则,对楼院分布、人口居住,人员基本情况等,进行彻底清查,仔细梳理,分类统计,录入实有人口管理信息;农村派出所要力争2007年底前完成实有人口信息软件的安装工作。二是由公安部门牵头,计生、劳动、民政、司法等有关部门参与,共同研发全市兼容共享的实有人口管理信息软件,同级财政部门承担所需经费。三是按照分部实施的原则,逐步建成自上而下,单位互联的人口管理信息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为人口管理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快捷、准确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