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执行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取消对养猪户变相征收的一切不合理费用。用于兴建养猪场的土地,应视为农业用地,国土部门和建设部门应免收一切费用。水利、电力、交通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帮助养猪专业户解决通水、通电、通路等问题。
2、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种猪品质
加快原种场、扩繁场、生产场的配套建设,建立健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鼓励和支持种猪场间的联合、兼并和扩大,形成大型生猪育种公司,开展种猪测定、拍卖,建设种猪改良站,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促进联合育种,提高种猪质量和供种能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猪品牌。成立新余市种猪基地建设专家工作小组,聘请省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指导种猪基地搞好规划设计、品种选育工作。加强科技培训力度,推广实用技术,培训养猪专业户和畜牧兽医人员1万人次以上,全市生猪良种化率达到90%以上,生猪疫病死亡率控制在省定标准以内,生猪养殖成本进一步降低,品质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3、建设生态养猪示范基地,确保猪肉质量安全
重视解决生猪疫病、药物残留、违禁药物使用及影响产品质量问题。重点抓好生态养猪示范小区建设和万头以上规模的生态猪场的建设。小区基本要求:小区内养猪农户5户以上,成年母猪存栏300头以上,或年出栏生猪6000头以上;小区内进出猪有隔离栏舍,病死猪处理有无害化处理设施或深埋场地,粪尿处理有沼气池等配套处理设施,不使用违禁药品、不滥用抗生素和兽用生物制品,饲料兽药的使用和免疫程序建立了档案、有据可查。逐步建立起从猪场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制度,“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检出率控制在1%以下,兽药残留控制在部颁标准以内,确保猪肉产品安全。到2010年,全市形成规范化的养猪示范小区30个和万头以上规模化生态猪场10个。
4、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
支持新余润合肉食品有限公司新建1条年屠宰100万头生猪的加工生产线,充分发挥其在畜产品加工流通中的作用;积极引导新余润合肉食品有限公司和新余科农种猪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与规模养猪户建立起双赢的利益连接机制,进一步形成“龙头拓市场、基地带农户、协会带农民”的产加销一条龙、牧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通过2-3年的努力,润合肉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生猪达到100万头以上,猪肉产品加工的主营收入在10亿元以上。
5、切实加强领导 提供组织保证
为确保三个万头种猪基地建设目标的顺利实施,项目所在县(区)、乡(镇)要成立工作推进计划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制定生猪产业发展计划和目标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有关产业政策,协调解决好种猪基地和养殖基地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生猪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新余市发展10万亩高产油茶实施意见
为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步伐,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10万亩高产油茶林”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推动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根据我市实际,现制定如下意见。
一、油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建设原则
㈠指导思想。按照“山上办绿色银行”的战略部署,围绕“希望在山”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我市油茶产业的资源优势,以资源培育为基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稳定为目标,加快油茶资源培育和加工企业的发展,推动油茶产业建设的进程,使之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