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条 纳税人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需报送以下资料:
㈠申请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书面申请报告(包括登记成立日期、实际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经营场所、预计年销售额、实现增值税、实现利润,账簿设置情况、会计核算制度等);
㈡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㈢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㈣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
㈤公司章程和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
㈥办税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㈦会计人员会计证复印件;
㈧纳税人在金融机构开立的账户及开户许可证复印件和注册资金的验资证明;
㈨固定经营场所证明(房产证、土地使用证或房屋租赁合同);
(十)上年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新办商贸企业除外);
(十一)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它资料。
第七条 对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商贸企业,由纳税人提出书面申请,办税服务厅负责受理纳税人申请资料,初步审查资料是否齐全,对符合规定的当场受理,并将纳税人资料移交主管税务机关。
第八条 主管税务机关在接到认定资料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依次完成案头审核、商贸企业的认定约谈以及对纳税人的实地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报经县(区)国税机关集体研究决定。
第九条 新开业的小型商贸企业符合一般纳税人认定条件的,经县(区)国税机关研究审批,可暂定为一般纳税人,纳入辅导期管理。辅导期一般应不少于6个月,辅导期满后纳税人向县(区)国税机关提出正式申请,经县(区)国税机关审查,符合认定条件的,办理一般纳税人正式认定手续。
第十条 对已开业经营且符合本办法认定条件的企业,在规定时间内未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认定的,按销售额依增值税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暂不予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㈠提供虚假认定资料的;
㈡有严重的偷、骗、抗税行为的;
㈢连续3个月未纳税申报或连续6个月纳税申报异常(零申报、负申报和低税负申报,下同)且无正当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