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德安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纺织、服装、食品以及以电子温控器为主的电子产业,同时做好矿产资源的深度开发。
(三)沿湖(河)产业板块
1、都昌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矿产资源深加工和新型材料、汽车零配件及千吨级船舶制造业。
2、修水工业园区。重点发展钨产品深度加工、丝绸、食品加工。
3、武宁工业园区。重点发展节能灯具、医药胶囊、玻璃饰品等特色产业。
4、星子工业园区。重点发展船舶制造及运动器具制造。
五、发展举措
(一)制订产业发展规划
加快编制全市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发挥政府在工业园区产业发展中引导和必要的宏观调控作用。园区产业规划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导向,突出地域性产业特色定位。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地方特色,主导产业不可贪多求全,应求专、求精、求新、求特、求强;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建设产业基地,推进不同形态产业集群的形成;打破行政区划,加强产业规划的区域之间协调工作,实行错位发展,避免一哄而上和过度竞争。
(二)加大产业招商力度
按照园区产业布局要求,围绕主导产业,精心包装一批产业招商项目,进行产业招商,积极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辐射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项目;以龙头优势企业为中心,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关联和配套企业、项目。加强对重点区域和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定点招商,以“长珠闽”地区为重点,主动承接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要依照“谁引进,谁受益”的原则,认真落实园区招商合作新模式,按照有利于全市园区布局的要求,建立重大招商项目协调制度,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树立全市园区“一盘棋”思想,推进重大项目在全市园区内的合理布局。
(三)加强产业政策引导
集中扶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的关键项目;强化产业政策导向,规范行业的环保、安全、技术、质量标准,引导产业和项目投资方向;对园区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等重点项目,加大政策倾斜,在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切块扶持;对获得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商标)的企业,由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发展贡献突出的企业授予企业贡献奖。
(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要按照园区产业的发展要求,加强园区产业发展软硬环境建设。把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重点的位置,大力推进以道路、给排水、供电、供热、通讯、土地平整绿化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标准厂房建设力度,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增强产业吸引力和聚集力。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软环境和作风建设,对产业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要积极组织园区内产业之间的对接,降低企业商务成本。要适应产业用工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满足产业发展对产业工人的用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