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熟练掌握相关行政法律法规。加强对《
行政许可法》、《
行政处罚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诉讼法》、《
国家赔偿法》等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进一步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须赔偿”的观念,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利的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确保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四是深入学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关法律法规。充分认识依法行政、尊重和保障群众实行计划生育权益的重要意义,减少因违法行政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纠纷;加强对公民的依法维权、依法信访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解决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
把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中,公务员学法和接受法律知识培训的时间每年不少于40个小时。在公务员录用中要注重测试应试人员掌握法律知识的水平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继续加强对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通过资格考试、岗位培训、交流研讨、专题辅导、自学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基层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加强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的法制教育培训,通过对《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及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技术服务中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继续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普及力度,着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一是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宣传。面向社会,扎扎实实地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一法三规”和《
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及其配套规定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与义务,突出对《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
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所规定的公民依法生育权、知情选择权、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权以及获得奖励与优待权等权利的宣传,把法律交给群众,引导公民自觉守法,增强依法生育和维权意识。开展基层民主自治观念的宣传,增强公民依法参与和管理计划生育事务的能力,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形成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减少因计划生育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