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发展规划、服务市场主体、营造发展环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乡镇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改革和发展,加强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立重大灾情、疫情等公共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机制,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开展社会扶贫和社会救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村民自治良性互动。
理顺县乡、条块关系。凡属县级可以完成的行政事务,必须实行以县为主、乡镇协助体制。凡已规定由县级政府部门承担的责任,不能转给乡镇政府。上级有关部门需要乡镇协助完成的工作,要赋予乡镇办事权限,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切实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的投入。坚决取消各种不切实际的达标升级和检查评比验收活动,严格控制对乡镇领导干部的“一票否决”事项。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综合设置乡镇党政机构,严格控制领导职数,全面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整合乡镇事业站所,实行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公益型事业单位经费主要由财政保障,对经营性事业单位逐步推向市场。探索乡村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在乡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普遍实行竞争(竞聘)上岗和“凡进必考”制度。严格控制乡镇机构编制,全面推行乡镇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确保五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数只减不增。妥善安置乡镇机构改革分流人员。
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不得以机构“上下对口”、项目安排、资金分配、年终考核等手段干预乡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各县区要积极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设置机构,压缩编制,精简人员,为乡镇机构改革提供有利条件。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确保今年底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
(二)以“统筹”和“多予”为重点,深化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加快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加强和完善对学区中心学校的管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