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九江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的通知
(九府发[2006]3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庐山管理局,九江、共青开发区管委会,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直有关企事业单位:
《九江市“十一五”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实施。
二OO六年十月三十日
九江市“十一五”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年-2010年)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社会主义新九江的关键时期,又是我市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把增强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提升全市科技创新水平,全面推进“3+1”发展战略。现根据国家、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十一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出九江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一、科技工作现状
自“十五”以来,我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党的科技政策指引下,坚持“创新、产业化”的基本方针,按照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原则,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思想指引下,通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投入连年增长、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在普及科技知识,参与基础研究,健全科技法制,实施科技计划,培育科技市场,发展高新技术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1、改善和加强了科技工作领导。自1996年我市成立“九江市科教领导小组”以来,根据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了“九江市科教领导小组”,并对县(市、区)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了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考核,进一步加强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2、优化了科技发展政策环境。“十五”期间,结合九江实际,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九江市政府特殊津贴实施办法》等人才政策措施,有效地规范、指导和加强了全市科技人才工作。
3、形成了有效的科技投入机制。我市科技投入在科技管理部门及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已初步建立了一个以财政科技投入为引导、金融机构科技贷款、企业按销售收入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技术开发基金为主,社会融资为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4、加大了科技普及与科技宣传力度。“十五”期间,我市各有关部门在每年正常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日”活动的同时,还组织了大批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活动,协调和动员了各方面的力量,经常性开展各类科普和科技宣传活动,这些活动卓有成效地提高了全社会科技意识和促进了全社会的科技普及和提高。
(二)主要成就
1、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十五”初期,全市拥有各类中级职称以下科研人员5.6万人,2004年发展为6.9万人,科研人员占全市人口比例达1.4%,科技进步对全社会经济增长贡献率近43%,比“九五”增加约3个百分点。随着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全社会科技投入强度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全市R&D/GDP比例达0.3%。五年来,共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成果奖9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17项,市科技进步成果奖7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