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快国、省道和市管道路的建设改造,实现国、省干线公路上档次、出形象、保畅通。改善干线公路路网结构,提升公路等级,提高服务水平,构建全市完整、畅通、优美的公路网络。实现国道、市通县、县与县之间路网主骨架全部达到二级公路标准;县到乡全部达到三级公路标准;重要经济大乡到县城达到二级公路水平;县城到高速公路标准二级公路相连,县城上高速不超过30分钟;市养公路全部绿化;市养公路全部消灭砂石路;路容路况综合考评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3、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四级联动,奋战三年基本实现村村通。三年新建水泥路4500公里、新增912个行政村通水泥路;新建通村砂石路1850公里、新增367个行政村通公路;到2009年实现行政村通达率100%,通畅率95%,实现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连接,确保农村公路“毛细血管”功能充分发挥,加快农村渡改桥和区乡客运站建设,基本形成高质量的农村公路网络。
三、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正视我市公路建设落后面貌,要把思想统一到“加快九江公路建设三年打胜公路建设翻身仗”的决定上来,把其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建设议事日程,市政府成立“三年打胜交通建设翻身仗”指挥部,王萍市长任总指挥,廖凯波副市长、熊永强副市长、孙铮市长助理任副总指挥,廖凯波同志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熊永强同志负责国、省道改造建设,发改委、交通局、公路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稽征分局、移民办、老建办、金融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办公室,一个设在市交通局,负责农村公路建设改造;一个设在市公路局,负责国、省道的建设改造。
四、明确职责,通力协作。各地、各部门要围绕“三年打胜公路建设翻身仗”的总体目标,各司其职、尽职尽责、自我加压、配合协作。
发改委要配合交通、公路部门制订好三年建设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农村公路建设与改造工程项目和其它渠道建设资金,搞好相关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以及其它各项服务。
交通部门要负责制定好三年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分年度计划,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通达工程项目和其它渠道的建设项目,制定措施,组织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保证计划的完成。
公路部门要负责制定好国、省道及其管养的其它公路的建设改造规划和分年度计划,要解放思想,构筑融资平台,多方筹措建设资金,要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围绕三年目标,搞好落实。
交通、公路部门在公路建设中都要坚持科学管理、质量为本的原则,强化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督机制,确保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