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省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全省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力度逐步加大,建设市场行为日趋规范,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近两年,我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函盖面广,技术含量高,且建设速度快,效果显著。今年,参加检查的项目有310项,不仅有道路、桥梁、排水、供水工程,而且还有广场、人行道、人行天桥、路灯、供热、橡胶坝、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工程,涵盖了市政公用全行业。
从此次检查情况看,全省各市都能够努力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
河南省市政设施管理办法》,多数城市基本建立和实施了施工许可、招投标、监理、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竣工备案等制度;加强了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管理和合同管理;工程施工中能认真执行建设工程强制性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严格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市政建设市场管理,在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法(章)必究,给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章立制,促进市政工程建设规范、细化管理。近两年来,各市在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法规的同时,结合本地的实际,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不断加强管理力度。如,漯河市制定了《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文明管理意见》。许昌市建委制定了《关于加强人行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南阳市建委先后出台了《南阳市市政建设工程项目部管理办法》、《南阳市市政优良工程评审办法》、《南阳市市政项目经理管理办法》。对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设计变更、工程材料管理、 道路管线建设管理做出了切实可行的规定;市级优良工程明确了条件,严格了程序;对项目经理进一步明确了职责,责、权、利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体现,增强了质量、安全责任感。这些办法的出台,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水平,细化了管理程序,确保了管理效果。
(三)狠抓工程项目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安全关,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得以有效有序的运作。为了创建优良工程、精品工程,各地建设主管部门采取多种形式,狠抓质量管理。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图纸设计深度上严格要求。二是对图纸进行会审。三是进行施工前技术交底,四是精选施工监理队伍,通过招标选择资质高、业务好、能力突出的施工队伍参与。五是要求承担施工任务的各施工单位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创优计划,要求监理单位按照优良工程的标准严格监督程序,对工程主体重点核查。对原材料、半成品加大检查力度,对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坚决清出场外,对不经报验就进行下道工序的坚决要求返工处理,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坚决制止,下道工序开工前必须检查各环节是否准备充分,关键部位要求必须精工细做。六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查处质量安全隐患。如南阳市对已竣工的市政建设项目就下发了质量(安全)整改通知处罚单71份,及时整改了质量安全隐患。纠正了施工单位施工中的不良习惯,强化了质量管理意识,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