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外事工作开展活跃
积极推动建设领域政务信息化建设。"十五"期间,全省建设信息化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信息化已渗透到建设领域的各个方面,建设事业各行业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全省建设事业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已初具规模。建设了厅机关内部网,开发并完善了办公软件,提高了厅机关办公效率。开通河南建设网站,构架了全省建设领域信息网络,实现了办事程序、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立项信息、行业动态、企业信息等网上公布和查询。行业、企事业信息化建设有所发展。《河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平台》、《建筑企业资源管理平台》被确定为建设部信息化技术示范建设项目。由郑州市房地产市场管理处等单位开发的《郑州市房地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郑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站等单位研制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系统》等软件均已通过专家鉴定,并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平台》已鉴定为国内行业领先;外事工作本着服务热情、工作到位,加强交流与合作的原则,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领域、全方位,高水平地与先进国家开展人员交流与考察、培训参观、技术合作,为我省建设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交往平台。
在我省建设科技事业发展的同时,一些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一是城镇化水平偏低。"十五"末,我省城镇化率只有30.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在全国居倒数第二位,在中部六省中居倒数第一位。二是建筑节能工作进展滞后.缺少国家、省级层面的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需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建筑节能的经济激励政策不健全,缺乏足够的技术产品支撑,部分设计人员对节能标准执行不力,少数地方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没有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缺乏科学引导和必要的监管,尚未形成良好的建筑节能工作氛围,公众建筑节能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建设行业的科技含量不高,科技水平较低。各级政府和企业对科技的投放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技术进步动力不足。各领域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明显扭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还不能满足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四是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在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上,缺乏激励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许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企业往往注重经济效益,应用基础研究有所削弱,自主创新能力受到制约;建设领域各行业大多为传统行业,沿袭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发展模式,对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