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城镇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十五"时期,全省38个设市城市共完成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420多亿元,是"九五"时期2.8倍。城建投资持续增长保证了城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技术含量逐年增长。全省城市用水普及率达100%,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0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7.3标台,燃气普及率70%,城市人均绿地面积8.2平方米。并引进一批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住宅产业技术实力显著增强。"十五"期间,由于住宅技术水平提高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全省住宅与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围绕“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不断创新,住宅建设单项技术如环境保障、系统节能、新型结构、整体厨卫、设备成套等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十五"时期,全省房地产开发总投资完成1074亿元,年均增长38%,全省城镇人均住宅面积达到23平方米,完成 "九五"计划目标。
(二)大力开展"四节一治"工作,资源节约工作取得进展。
"十五"期间,以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为目标,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治理为重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1.建筑节能工作进展显著。一是完善设计标准,制定相关政策。先后编制下发了《河南省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实施办法》,《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河南省民用建筑节能检测与验收技术规程》,《集中采暖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设计和安装》等标准、规程和图集,基本形成了国家、地方以及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技术标准框架体系。二是组织试点示范,带动各地工作。"十五"期间,共组织实施建设科技示范工程80余项,分布全省14个省辖市,节能50%以上的建筑面积达200多万㎡,实施太阳能与建筑结合示范工程20多万㎡,指导鹤壁市既有建筑改造3万多㎡,通过试点示范,各地建筑节能工作全面铺开。三是开展节能检查,加强依法监管。对全省18个省辖市的建筑节能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督查落实建筑节能有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对违反建筑节能强制性设计标准的工程项目,依据法规严肃处理。四是开展宣传教育,增强节能意识。召开了全省建设资源暨建筑节能座谈会,建筑节能高层论坛,利用政策宣贯、技术培训、推广论证等方式,对全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开发、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相关人员的节能意识明显提高。
2.坚持节地节水节材并举。指导濮阳市研发了厨卫给排水横直系统分离汇水装置,该系统可实现节水30%,排污减少30%;组织专家对HRB500级钢筋在工程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HRB500级钢筋不仅可明显节省钢筋用量,还可显著改善目前框架结构中梁、柱节点和框架柱中钢筋拥挤的现象;积极盘活城镇闲置、空闲和低效使用土地,加大对“空心村”、“烂尾楼”的整治力度,加强废弃工矿区用地和砖瓦窑场用地整治,鼓励引导生产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土地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