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强化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1)强化宣传教育。以“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为主题,分层次、分行业组织全市“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专业文艺团体编排一台安全文艺节目,从5月份开始在全市进行巡回演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教育和监督的作用,宣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对忽视安全生产导致事故的行为予以曝光,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关爱生命”的氛围,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2)认真开展“教育培训年”活动。针对今年县区、乡镇换届,人员变动较大的特点,加强对新分管安全工作的干部和相关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使其尽快胜任本职工作。加强各级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一线监管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冶金等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相应的安全生产资格培训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企业新录用人员、离岗1年以上人员、转岗人员和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新设备的从业人员应当按照要求,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培训,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不得上岗作业。
(3)做好安全生产法规文件汇编工作。抓好《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气象防雷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单行本、挂图的编印和发放工作。
3、强化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建立健全政府、部门和企业三级应急救援预案,着手整合区域内现有的救援资源,建立相互联动的工作协调机制,落实救援责任、救援物资、救援装备和救援队伍,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切实提高救援水平和能力。(1)进一步完善《萍乡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各项分预案以及各县区的应急预案,完善高危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形成上下衔接、总分配套、反应迅速、处置得当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2)按照整合社会资源、发挥专业优势、提高装备水平的原则,加强市安全生产救援救护中心建设,全面推进矿山救援救护联网。多方筹措资金,更新救援救护设备,提高装备水平和救援救护能力,力争2006年将市安全生产救援救护中心提升为集煤矿、非煤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救援救护为一体的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的区域性安全生产救援救护指挥中心。